揭秘古代令人闻之色变的寒食散究竟是什么
还珠格格中曾有一幕:尔康战俘后因伤重不得不背叛使用寒食散,结果上了瘾,只要上瘾就六亲不认,戒除过程十分之艰难。那么这么可怕的寒食散究竟是什么?
寒食散在我国历史上一度很流行,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趋之若鹜。“寒食散”的疗效难以控制,服食者中有绝处逢生的,也有命丧黄泉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寒食散”又称五石散,因为服散导致发病(称为散动或散发)时必须寒食、寒饮、寒衣、寒卧,故名寒食散。自从魏(正始名士)何晏服散(首获神效)后,世人争相效仿而大行于世。寒食散在历代史书和医
书上记载颇多,引起了不少学者的关注。清人郝懿行、俞正燮均有过论述。1927年鲁迅先生在广州题为“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的著名演讲中谈到了寒食散。鲁迅把寒食散比作鸦片,他说寒食散是一种毒药,许多人以为晋人轻裘缓带、衣服宽大、不鞋而屐一定是很舒服、很飘逸的了,殊不知他们心里是很痛苦的。所谓的“魏晋风度”其实是吃寒食散的缘故。
寒食散毒性之大,发病症状之惨烈,让人触目惊心。晋代名医皇甫谧描述说“族弟长互,舌缩入喉;东海良夫,痈疮陷背。陇西辛长绪,脊肉烂溃。蜀郡赵公烈,中表六丧。悉寒食散之所为也”皇甫谧自身也是服散的受害者,他在中年时患风痹之疾、躯半不仁、右脚偏小,46岁时服用寒食散治疗,一年后药发“昼夜不得寐、愁忧恚怒”冬日里亦“裸袒食冰”最终不堪忍受折磨,“对食垂涕、援刀欲自刺”所幸被家人及时阻止,方免于死。
图片来源于网络
寒食散是一剂毒药,杀人如麻,然而,令人大惑不解的是,既然寒食散毒性如此之大,中毒者如此之多,为什么古人还是如此热衷于服食呢?
原因在于寒食散虽然是毒药,可以杀人。但同时也是良药,可以医人。关于古人服散的缘由,论者颇多。
这里要指出的是寒食散之所以流行固然与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有一定关联。然而归根结底还是在于它的疗效,寒食散最初是被用于治疗中风和伤寒的良药,除了用于治疗中风和伤寒,它还有以下两个方面的作用“祛病强身和增强人体性功能”。
寒食散创始于东汉,兴盛于魏晋南北朝,唐代以后才寂灭无闻。服食者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有因此绝处逢生的,也有命丧黄泉的。寒食散既是良药也是毒药,医家对此也很矛盾,可谓爱恨交加。
图片来源于网络
孙思邈自己也服食石药,在《千金翼方》中他盛赞寒食散治“五劳七伤、虚羸著床,医不能治,服此无不愈,惟久病者服之。能久服,则气力强壮,延年益寿。”但同时他也亲眼所见众多服食者遭遇不测,于是在另一本著作《千金要方》中他又说“余自有识性以来,亲见朝野仁人遭者不一。所以宁食野葛,不服五石。明其大大猛毒,不可不慎也。有识者遇此方,即须焚之,勿久留也。”近现代学者常常把它同唐宋之丹药及明清之鸦片相提并论,不可否认的是,寒食散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TAG:
热门标签: 大战(1) 预警信号(1) 毽子(1) 测试(6) 爱新觉罗·博穆博果尔(1)
注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立即处理,举报邮箱:1356571586@qq.com
随机关键词:

资源联系人
-
上一篇
唐太宗李世民与唐宫妃子杨吉儿的关系揭秘
在李世民的后宫中,其实有三位杨妃,大杨妃就是我们比较熟悉的隋炀帝的女儿,按照记载,这位应该就是杨吉儿,她是隋炀帝的掌上明珠。 图片来源于网络 李世民后宫应该是由三位杨妃的,大杨妃就是这位,其次是一位杨妃封号贵妃,生下了赵王李福,小杨妃就是李元吉的老婆杨氏,生下了曹王李明,李世民很宠爱这..
-
上一篇
历史悬念:孟姜女传说 哭倒何城难定论
孟姜女的传说一直以口头传承的方式在民间广为流传。直到20世纪初,在“五四”精神的推动下,她才被纳入到研究者的视野中。中国着名的历史学家顾颉刚将孟姜女传说的原初形态一直上溯到《左传》上的一个故事。《左传》记述这个故事是想褒扬杞粱妻(也就是后世的孟姜女)在哀痛之际,仍能以礼处事,神志不乱,令人钦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