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最忌讳的一个字,谁写这个字就要杀谁
洪武年间,有个叫林元亮的人,他是浙江府学的读书人,为了感谢恩师的教诲,写了一篇《谢增俸表》的文章,结果这篇文章被朱元璋看到了,二话不说,立马把林元亮斩首,为什么呢?原来这篇文章里有一句“作则垂宪”的话,所以朱元璋把他给杀了。
“作则垂宪”这话的意思是“一个人的行为需要依照法则”,这话哪里出了问题吗?不是这句话出了问题,而是这个“则”字出了问题,像林元亮一样,因写文章时带有“则”字,而被朱元璋杀的人不再少数。
网络配图
赵伯宁的《万寿表》中有“垂子孙而作则”而被诛杀,林伯璟的《贺冬表》中有“仪则天下”而被诛杀,蒋质的《正旦贺表》中有“建中作则”而被诛杀等等,因为一个“则”字,朱元璋杀的文人不知有多少。
大家不要以为是小编乱说的,这事情历史上都有记载的,主要记载于清代赵翼所作的《廿二史札记·明初文字之祸》和明代王世贞的《朝野异闻录》,可见此事并非空穴来风,有一定的事实根据,朱元璋为什么要杀写“则”字的文人呢?
网络配图
原因说出来也许大家会觉得匪夷所思,因为在南方,“则”字的发音跟“贼”字非常接近,而朱元璋以前做过和尚、做过叫花子、做过盗贼,你写这个“则”字不是在暗骂皇帝是贼吗?所以只能把你给杀了。
这样的理由,听起来似乎太过荒谬,比“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的文字狱还要令人奔溃,但朱元璋还真就是这样做了,在他看来,一个“则”字是在讽刺他,是他骂他以往的做贼经历,朱元璋作为皇帝,毕竟也“做贼心虚”,更加不希望别人揭他的短。
网络配图
在朱元璋手下的那些大臣,可就有些惨了,皇帝忌讳的字很多,比如“僧”、“贼”、“秃”等字,连同他们的谐音字“生”、“则”、“徒”也不能用了,但大臣肯定要上奏折啊,不然就是失职,所以大臣上书时,只要觉得不该写的字,就不说了,所以很多事情都没能说得清楚,但也无可厚非,毕竟先保住脑袋,再说其他的。
朱元璋因一个字杀人,表现出的是他内心的自卑,对自己过往的鄙夷,这也是文化专制的病根,朱元璋的“咬文嚼字”,为后世的帝王实行文化专制开了个恶头。
TAG:
热门标签: 任务(11) 香皂(2) 儒家(1) 甲骨文(1) 营销学(2)
注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立即处理,举报邮箱:1356571586@qq.com
随机关键词:

资源联系人
-
上一篇
水浒中唯一的完美女性 为何没上梁山?
按照某位本小编所认识的处级干部的话来说,两片云只有在一个高度才会下雨,英雄和美女就是这样的两片云。了解英雄,必先识美女。书中到处都是歌女,也有林娘子这样的良家人,谁最美呢?网络配图 1、林娘子 豹子头林冲之妻。在以林冲为主角的明代传奇《宝剑记》中,林娘子的名字为张真娘;在另一部传奇《灵宝刀..
-
上一篇
明朝灭亡时都发生了哪些可笑又可怜的事情?
明朝最后一次可以免于灭亡的机会,发生在明朝崇祯十六年(1643年)夏天,由陕西总督孙传庭指挥的河南之战。这场战争前,已经兵穷财尽的明朝,最好的选择其实是稳守潼关,但猴急的崇祯不顾现实,死催孙传庭进兵河南决战。结果孙传庭虽然初战得胜,但明王朝却已无钱粮支援前线,孙传庭只得率部撤回陕西筹粮,留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