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为何会采纳李斯建议 分天下为36郡
郡、县为春秋战国至秦代,逐渐形成的地方政权组织。春秋前期,楚、秦、晋等诸侯国开始在国内一些地方设县;春秋末期,各诸侯国开始在边地设郡。郡的面积虽比县大,但因地处偏远,行政建制一般比县为低。战国时,各诸侯国在边地分设郡、县,逐渐形成县统于郡的两级制。
网络配图
“郡”字,从邑、君声。君本义为至尊,奉守军令以行君政之地为郡。“县”字,从系持,为倒首,倒首系挂之为悬。“悬”、“县”古时通用。县与王城悬隔千里,取遥远之意。楚庄王灭陈置县,县名至此始。
《说文》曰:周制,天子地方千里,分为百县,县有四郡。《春秋左传》曰: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说明春秋前期县大于郡。公元前350年,秦国商鞅变法,迁都咸阳,置三十一县。
其后变法图强,兼并一日千里:公元前327年,秦灭西戎设义渠县;公元前278年,占郢城置南郡;公元前277年,定黔中设黔中县;公元前272年置南阳郡;公元前249年置山川郡;公元前248年置太原郡;公元前242年置东郡;公元前230年置颍川郡;公元前223年置楚郡;公元前222年置会稽郡。至公元前221年,秦兼并天下。
网络配图
秦始皇采纳李斯建议,将天下分为三十六郡。郡设守、尉、监各官。三年后,攻克南越陆梁地,增置桂林郡、南海郡、象郡,同时收取河套以南土地,设置四十四县。是为一统天下,大功告成。
郡的辖属初本无定制,代有更替。秦统一天下后,确立郡、县两级制,郡比县大。汉代以后承袭,至宋代改郡为府,郡制遂废。秦汉以后,县的行政长官,万户以上称县令,万户以下称县长。唐代之县分上、中、下各级,故不再以令、长分称。宋代称为知某县事,元代称县尹。明清称知县,为正七品,俗称“芝麻官”。
网络配图
春秋前期,各国始设郡、县,意在固边。因为近畿之地,肥硕之地均已分封,故设置郡县以畴边,管理悬隔千里之地。秦一统天下以后,丞相绾奏曰:“燕、齐、荆地方遥远,不设置王,无法镇守,请立诸子为王。”
秦始皇将事交付臣下商议,李斯力陈分封之弊,强调统合为一,设置郡、县,永保天下安宁。郡县制是对分封制的否定,强调中央集权,保障政令畅通,确实优于封建制,深得秦始皇的肯定。但秦始皇想通过实行郡县制,防止分裂,消弭混乱,永保江山社稷太平,岂不是异想天开。
TAG:
热门标签: 陈述(1) 攻打(1) 古巴(1) 仰卧起坐(4) 黄秋葵(1)
注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立即处理,举报邮箱:1356571586@qq.com
随机关键词:

资源联系人
-
上一篇
古代做弼马温竟然这么有出路 我们错怪玉帝了
但凡看过西游记的人,肯定都知道弼马温这个职业,当初玉皇大帝为了招安孙悟空,就给孙悟空封了个弼马温的官,让孙悟空去养马。孙悟空知道玉皇大帝给自己这样 一个安排,非常不满,于是就有了后面的大闹天宫。但是大家或许不知道,在古代,养马的官其实是个肥差,而且很容易挤上统治阶级的高层。由于受到西游记的..
-
上一篇
隋文帝杨坚背后的女人 成也在彼败也在彼?
独孤伽罗(544-602)河南洛阳人,北周大司马独孤信七女,母亲清河崔氏。要了解隋朝这个短暂的王朝那就要从他的前朝说起,而要了解独孤伽罗这个隋朝皇后就要从他做北周大司马的父亲说起,周书记载“魏之初有三十六部,其先伏留屯者,为部落大人,与魏俱起。........父库者为领民酋长.......”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