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的致命弱点是什么?为何有这样的弱点
在《三国演义》这部小说里,作者罗贯中出于皇族正统的思想,把雄才大略的曹操贬得很低,把动辄泪流满面的表演艺术家“刘皇叔”抬得很高。顺带着,也把刘备的团队抬得很高。
比如,刘备的军师诸葛亮就被塑造成了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千古第一大神。连鲁迅先生都看不过去了,直言不讳地批评道:状诸葛多智而近妖。
网络配图
鲁迅的意思是,罗贯中把诸葛亮吹捧得也太假了。
即便是在这样毫无底线的吹捧中,罗贯中还是不经意暴露了诸葛亮的缺点:事必躬亲。
诸葛亮的对手司马懿早就看透了诸葛亮的这个弱点,所以,他在后期的战略方针就是:熬。
你孔明不是事必躬亲吗,那么,我司马懿就和你比谁活得更久。等你累死了,我司马懿就是天下无敌。什么是大智慧?这才是大智慧呢。
事实证明,老狐狸司马懿的战略方针完全正确。
网络配图
“事必躬亲”四个字,看似简单,其实对于诸葛亮这样的掌舵者来说,是致命的。它暴露的是诸葛亮狭小的格局。
事必躬亲,反映的是诸葛亮对于下属的不信任。因为不信任,所以才不放心,所以什么事情都要自己去做。但是,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把精力都放在了琐碎的事务性工作上,必然就没有精力做别的工作了。比如,培养人才。
事必躬亲,就剥夺了下属锻炼提高的机会。少了这些机会,就很难成才。蜀国后期的人才凋零,诸葛亮要担负主要责任。魏延这样的大将,他一直打压,还自作聪明地预言人家日后必反;马谡这样的书呆子,他倒是很赏识,但事实证明是绣花枕头。
网络配图
诸葛亮不识人。
作为诸葛亮这种级别的领导,其实最重要的不是事必躬亲,而是要选择合适的人才去替自己干活。识别人才、选择人才、培养人才,这才是他应该做的。可是,他恰恰忽视了这一点。
这正是诸葛亮失败的根本原因。
TAG:
热门标签: 蔺相如(2) 董白(1) 牛郎和织女(1) 偶像(2) 树桩(1)
注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立即处理,举报邮箱:1356571586@qq.com
随机关键词:

资源联系人
-
上一篇
同样是反贼 李自成比张献忠强在哪里?
明朝崇祯末年,天下大乱,反贼蜂起。在这些反贼中,最后成气候的有俩人:李自成和张献忠。 其中,北边的李自成打进了北京城,眼看着就要成事了,可惜被北边的满清和吴三桂联手摆了一道,功亏一篑;南边的张献忠占了巴蜀,凭借天府之国的富庶和“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天然地理优势,开牙建府,裂土称王。 有时..
-
上一篇
她是怎样一个女子 让皇帝在她墓前痛哭不止
秋风瑟瑟,苍茫大地一片静寥孤寂。只有抬望云天,才会发现几只孤雁悲鸣而过。 突然一声啼哭惊动了这深秋的静寂。那哭声悲戚而令人震撼。原来是一个中年健壮男子正在一个墓碑前哭泣。他哭得如此哀痛,旁边的侍从们用尽口舌,却也无法劝阻,此情此景感染了很多人,他们都陪着他默默流泪。 那位中年男子就是清朝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