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的歌妓情缘:喜欢和女人逢场作戏
宋朝,文人携妓、喝花酒,似乎是常事,苏东坡也不例外。《东坡乐府》存词三百多首,其中,直接题咏和间接涉及歌妓的,多达一百八十多首。这,也正是苏东坡真实生活环境的写照,丝毫无损于苏东坡的伟大。
据说,苏东坡一生,遇有歌妓酒宴,便欣然参加,绝不刻意回避,以充道统。但苏东坡,并不特别迷恋哪一名歌妓,他只是喜欢酒宴征逐,和女人逢场作戏。对于歌妓,苏东坡十分随和,“乐而不淫”。常做的事,却是为歌妓题诗,或者脱籍。
网络配图
苏东坡是名人,酒宴间,歌妓求题诗,是常事,苏东坡也几乎是“有求必应”。
有一次,在黄州为苏东坡送行的宴席上,一名歌妓走到苏东坡面前,求他在她的披肩上题诗。苏东坡并不认识这名歌妓,但他慨然应诺,立即吩咐研墨,提笔写道:
东坡四年黄州住,何事无言及李琪。
至此,却停下来,与朋友继续吃饭谈笑。在座的人大为惊讶,觉得东坡的诗也不过如此。李琪走上前,请求苏东坡把诗写完。于是,苏东坡复提笔,将这首七绝的后两句一挥而就:
网络配图
却似西川杜工部,海棠虽好不吟诗。
整首诗,音韵和谐,对李琪的赞美恰到好处。李琪,这一无名寂寂的歌妓,也因此名垂不朽。
苏东坡写有一首《减字木兰花·郑庄好客》,其词曰:
“郑庄好客。容我尊前先堕帻。落笔生风。籍籍声名不负公。高山白早。莹骨冰肤那解老。从此南徐。良夜清风月满湖。”
这首词,乍一看,并无高明之处。其秘密就在每一句的开头一字。将每一句的开头一字连起来读,就是:郑容落籍,高莹从良。落籍,就是除去妓女名籍;从良,是指妓女出嫁嫁人。
网络配图
原来,这是苏东坡从黄州到汝州的途中,经过润州。润州太守许遵为他设宴接风。官妓郑容、高莹陪侍。郑、高二人,从良之心久矣,于是,就请东坡为之向太守说情。苏东坡点头答应了,但他在酒席上却一直未提此事。两名歌妓心急如焚,临别时赶到苏东坡的船上,再次恳请。苏东坡就拿出这首《减字木兰花》交给她们,说:“你们拿这首词去见太守,太守一见,便知其意。”果然,太守览词,莞尔一笑,便随了两人落籍从良的愿望。
苏东坡的“歌妓情缘”,也只是限于“畅饮和吟诗听曲”,并不像黄庭坚那样,写露骨的艳情艳诗。他对于歌妓,抱有的,多是一份同情和仁爱。
TAG:
热门标签: 有人说想你了怎么幽默回复(1) 梅婷(1) 语文(7) 预言(2) 俗人(1)
注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立即处理,举报邮箱:1356571586@qq.com
随机关键词:

资源联系人
-
上一篇
明朝的最后一天:皇帝叫百官 百官无一上朝
中国历史上,还没有哪位亡国之君能像崇祯皇帝那样,博得如此广泛而持久的同情。据说到了王朝的末日,他还亲自跑到前殿,击钟召集百官,没想到竟无一人赶来。崇祯生前的所作所为,不像亡国之君,但明朝确实在崇祯十七年甲申三月十九日,走到了最后一天。 崇祯十七年甲申三月十九日(1644年4月25日)是个天崩..
-
上一篇
奇闻!秦始皇嬴政统一六国是捡了个现成的便宜?
经过春秋战国数世纪刀光剑影的洗礼,人民厌恶混战,渴望统一,正是在这样一股强大的暗流作用下,秦国才讨了一个大便宜。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里说:“秦并六国,中国历史第一次走上全国大统一的路。此不专因为秦国地势之险要及其兵力之强盛,而最重要的还是当时一般意向所促成。” 秦本为地处偏远的一个西方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