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新鲜接地气的圣旨也只有朱元璋写得出来
咱中国历史上有两个了不起的草根皇帝,不过西汉开国之君刘邦好歹还是个小官,而明太祖朱元璋则是彻头彻尾的农民出身。小时候给人放牛,没办法读书,书读得少,没什么文化,当了皇帝之后也就任性地用白话发布圣旨,当然是自古以来最新鲜最接地气的圣旨。
网络配图
圣旨一:洪武三年十一月二十六日给户部下发的清查登记户口
说与户部官知道,如今天下太平了也,止是户口不明白俚,教中书省置天下户口的勘合文簿、户帖。你每户部家出榜,去教那有司官,将他所管的应有百姓,都教入官附名字,写着他家人口多少。写的真着,与那百姓一个户帖,上用半印勘合,都取勘来了。我这大军如今不出征了,都教去各州县里下着绕地里去点户比勘合,比着的便是好百姓,比不着的便拿来做军。比到其间有官吏隐瞒了的,将那有司官吏处斩。百姓每自躲避了的,依律要了罪过,拿来做军。钦此。
开口就是“你每”(元明时期,“你们”的“们”普遍写作“每”),如果是正史记载,绝对不会出现这等字样,充其量说“尔等”如何如何。而且具体要求到“写得真着”,就是说字迹不能潦草。这起码说明,当时白话的使用已经十分普及。同时也说明,朱元璋自己是以说白话为乐事的,亲自拟制这样一副“通俗圣旨”。相比之下,秦末陈胜为王,原来一块当雇工的老伙计来说了点家常,就使陈胜感到难堪,老伙计也被砍了脑袋。
圣旨二:
恁学生每听着:
网络配图
先前那宗讷做祭酒呵,学规好生严肃,秀才每循规蹈矩,都肯向学,所以教出来的个个中用,朝廷好生得人。后来他善终了,以礼送他回乡安葬,沿路上著有司官祭他。近年著那老秀才每做祭酒呵,他每都怀着异心,不肯教诲,把宗讷的学规都改坏了,所以生徒全不务学,用著他呵,好生坏事。如今著那年纪小的秀才官人每来署学事,他定的学规,恁每当依著行。敢有抗拒不服,撒泼皮,违犯学规的,若祭酒来奏著恁呵,都不饶!全家发向烟瘴地面去,或充军,或充吏,或做首领官。今后学规严紧,若有无籍之徒,敢有似前贴没头帖子,诽谤师长的,许诸人出首,或绑缚将来,赏大银两个。若先前贴了票子,有知道的,或出首,或绑缚将来呵,也一般赏他大银两个。将那犯人凌迟了,枭令在监前,全家抄没,人口发往烟瘴地面。钦此!
圣旨三:
某群岛有倭寇来犯,地方官吏问咋办,朱元璋一道圣旨说:“告诉百姓每(们),准备好刀子,这帮家伙来了,杀了再说。钦此。”
洪武元年十一月十四日臣孔克坚谨身殿内对百官面奉圣旨。
“老秀才近前来,你多少年纪也?”对:“臣五十三岁也。”上曰:“我看你是有福快活的人,不委付你勾。你常常写书与你的孩儿。我看资质也温厚、是成家的人。你祖宗留下三纲五常、垂宪万世的好法度。你家里不读书,是不守你祖宗法度,如何中?你老也常写书教训者,休怠惰了。于我朝代里,你家里再出一个好人啊不好?”
网络配图
二十日于谨身殿西头廊房下奏上位,曲阜进表的,回去。臣将主上十四日戒谕的圣旨,备细写将去了。上喜曰:“道与他,少吃酒,多读书者。”
作为一代帝皇,朱元璋的确是一个复杂的人物,他屠过无数贪官,为了确保朱明江山万年不倒,开国之初就抡起大刀斩起了昔日的老战友,但是,人的功过要全面看,就如这些圣旨中体现出来的与民同心的鲜活,也该鼓鼓掌。
TAG:
热门标签: 律师(4) 剃须刀(6) 基数(2) 吸音棉(1) 线段(1)
注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立即处理,举报邮箱:1356571586@qq.com
随机关键词:

资源联系人
-
上一篇
唐朝的交通事故 伤者治疗无效而死则流放三千里
公元762年,也就是唐代宗李豫即位那年的6月,在西域重要的中西陆路交通枢纽高昌城,发生了一起严重的交通事故。高昌城市民史拂八岁的儿子金儿和曹没冒八岁的女儿想子在商人张游鹤的店铺前玩耍时,被一辆拉土坯的牛车撞伤,两个孩子腰部以下全部骨折,生命危在旦夕。网络配图 肇事人是“行客”靳嗔奴的“年工”..
-
上一篇
传奇独孤皇后:能逼老公出走就能哄老公回来
她识达古今,恭孝仁爱,谦卑自守,甚至被称为“二圣”……尽管史书上用尽溢美之辞褒扬和肯定隋文帝杨坚之后独孤氏族,但真正让她留名千古的,却是她的“奇妒”。不仅民间戏称她为“天下第一妒妇”,就连一贯严谨的史学家也给她戴上“中国后宫史上第一人”的高帽。她14岁时,嫁给17岁的杨坚。新婚燕尔,趁着情正浓意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