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谋士郭嘉:死后多年依旧影响天下
三国,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无疑是最为波澜壮阔的一段。“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说起智慧,我们很容易想起足智多谋、神机妙算的诸葛亮,想起先生那百拆百验、屡试不爽的锦囊妙计。曹操的身边也有一位神机妙算、料事如神的谋士——郭嘉郭奉孝。郭嘉好比三国天空中的一颗流星,来也耀眼,去也匆匆。他光芒四射,算无遗策,成就了曹操的功业,也牵惹了曹操的感情。郭嘉38岁去世,曹操心疼得直呼“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直至赤壁兵败,还哭着说,“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
网络配图
如此让曹操动情,郭嘉究竟有何过人之处呢?郭嘉不但明于识人,而且也深谙他所处的时代。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这是一个老板挑员工,员工也选老板的年代。你拥有自由,但你也要学会选择。郭嘉这样的聪明人,他才不会为了公司的煊赫声势,办公楼的高大敞亮和老板的翩翩风度,就轻易出卖自己的一生。他懂得选择,懂得狮子领导的羊终究会战胜羊领导的狮子。于是,避虚就实,舍袁绍而投曹操。结果,他当年的同事郭图、田丰等人,不是被活活冤死,就是充当了袁绍的炮灰,而郭奉孝却功成名就。这一走一留,一成一败间,不值得你我深思吗?
郭嘉看透了袁绍,也深识刘备和孙策,他的识人之明帮了曹操的大忙。刘备在荆州蠢蠢欲动,曹操想乘其羽翼未丰,一举拿下,又担心袁绍乘机偷袭,搞得自己“进不得战而退失所据”。战争就是赌博,没有风险就没有收益,郭嘉的意思是:刘备人杰,不可不除;人心未附,千载良机;袁绍性迟而多疑,即便偷袭也一定出兵不速。结果,让曹操利用袁绍的性格弱点打了刘备一个措手不及。
网络配图
对孙策的判断更让郭嘉大出其名。曹操和袁绍在官渡相持不下,胶着难分,江东的孙策却落井下石,想渡过长江,偷袭许都。消息传来,众人无不变色,而郭嘉却能揆情度理,神机妙算。在他看来,孙策新近才平定江东,为此杀了多少英雄豪杰啊!谁又没有几个亲近跟随,铁杆手下呢?而偏巧孙策又自恃武功,轻率无备,这样的人,虽有千军万马,却只需一个刺客就可以了结。结果,孙策尚未过江,就被许贡的门客刺死了。时机虽然过于凑巧,但孙策这样的人死于小人之手却是早晚的事情。
郭嘉的得意之作是对袁绍两个宝贝儿子袁谭、袁尚的处理。官渡大败,袁绍一蹶不振,忧愤而死。曹操则长驱直入,连战告捷。于是,诸将都想趁热打铁,一举荡平河北。在郭嘉看来,袁绍虽死,而子嗣甚众,其势仍大,然“急之则相持,缓之而后争心生”。曹操听取了郭嘉的建议,缓攻河北,似乎证明他理解了郭嘉“急之则相持,缓之而后争心生”这一充满心理学奥妙的决策。以后的事实证明,此时的曹操实际上还是似懂非懂。
网络配图
赤壁惨败之后,曹操忠实贯彻了郭嘉“缓之而后争心生”的策略。对于三家必争的荆州重地,尽管他处于近水楼台的有利地位,却始终谨守襄樊,不主动争取。相反,还故意把江陵这根骨头扔出去,逗引孙、刘两家争夺。正是曹操的缓势加深了孙、刘的罅隙,撕裂了两家的联盟,也终于打破了三角的平衡。谁曾想,狼烟铁血的背后还有一场心理大战!谁又曾想,已经死去多年的郭嘉仍旧影响着三国的战局,决定着天命的归属!可惜,天妒英才!
TAG:
热门标签: 空挡滑行(1) 老鼠(7) 真丝(1) 雪纳瑞(1) 水平仪(2)
注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立即处理,举报邮箱:1356571586@qq.com
随机关键词:

资源联系人
-
上一篇
孙悟空多大?西游记中孙悟空成佛后的真实年龄
孙悟空在取经路上每遇上一个妖怪都会说一句:“吾乃五百年前大闹天空的齐天大圣是也。”遂给人错觉悟空只有500多岁。其实不然,在最后被封为斗战胜佛的时候悟空的年龄远远超出这个数字。《西游记》一书中处处都有时间的表明,若细读,便可寻出其中的蛛丝马迹。孙悟空的一生,大致可分为三个时间段,即:一、出生及..
-
上一篇
明码标价的青楼女子:最贱的仅值一文钱
以量化的身价论人,无论针对男女,总感觉不够尊重,就好比口语里那句表达轻视的话:“你才几斤几两?也不掂量掂量自己”,谁听了也不会开怀。但现实生活中,我们又无法回避身价,譬如文体明星常被爆出“身价多少”云云,未见当事者有不高兴的。这其中,固然存在身份地位的引申,最终还是量化在了“多少”的问题上。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