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戚夫人当了皇后 吕后的结局会是怎样?
吕后,真名吕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正是称制的女主,她手握汉朝最高权力十五年,残杀刘姓皇族,肆意废立皇帝,一手遮天,群臣敢怒不敢言。
抛开这些因素不谈,让吕后“名留千古”的是她对于竞争对手戚夫人的残忍,自古成王败寇,戚夫人败就败了,可吕后把戚夫人做成“人彘”,这种血腥残酷的手段,让今天的人听来都不寒而栗。后人在分析戚夫人得到如此结局的时候,把原因归于以下三个方面:
网络配图
一、戚夫人咎由自取
身处帝王之家,自古对最高权力就有觊觎之心,本来无可厚非。戚夫人仗着刘邦的宠信,向皇后之位发起挑战,本就是件风险极大,收益也极大的事情。
戚夫人当时独得刘邦宠爱,自己又有儿子刘如意,更被刘邦夸赞说刘如意最像自己,在如此情况下,是个人都会有取皇后之位代之的想法。换成是刘夫人,马夫人,估计都会这样做。
千不该万不该,戚夫人的对手吕后如此强大,如果戚夫人老老实实不去竞争,就不会最终失败,落得个悲惨下场。这是绝大多数人认同的原因。
网络配图
二、吕后生性残忍
有人说吕后对待失败者过于残忍,这个理由也站得住脚。历来胜利者对于失败者都是以杀了事,如果吕后也仅仅是把戚夫人一刀杀了,后人也不会对吕后有那么大的非议,可偏偏把一个活人以如此手段对待,已经打破了人们的认知,突破了心里承受极限,也把吕后定在了历史十大恶妇之首。
三、刘邦头脑昏庸
刘邦从一个小小亭长起家,夺得天下,政治手腕谋虑都非常出色,可是在家庭问题的处理上,就显得极其不明智。
首先废长立幼就不符合传统,其次皇后之位也不能轻易废掉。刘邦因为自己的宠信,在还没有充分把握的情况下,就对戚夫人许下诺言,准备让刘如意当太子,过于草率。
网络配图
大家都认为如果刘邦能很好的平衡戚夫人和吕雉的关系,说不定就没有后来事情的发生。
以上三点原因,各有道理,也是主观上的因素,确实存在。然而从最深层的原因来分析,我们做个假设,如果戚夫人当了皇后,刘如意当了太子,那吕雉和他儿子刘盈的结局会怎样呢?
无一例外,吕雉和刘盈最终也会以死于非命告终。为什么呢?因为这是中国封建制度所决定的,最高的权利顶峰上面,只允许一个人存在。所有明的暗的威胁,都必须要清除掉,不然最高权利者肯定会坐立不安。
就算那些可能的威胁者自身不会威胁到皇权统治,保不齐有投机者会“教唆”有实力的人,去进行些阴谋诡计呢?因为只要封建制度存在,就不会允许威胁的存在,不管是亲情、人性,都会在它的“统治”下,毁灭得干干净净。
结局不会改变,改变的只是胜利薄上写的名字是谁而已。
TAG:
热门标签: 双鱼女性格特点超准(1) 府试(1) 卷材(1) 小三消失已婚男会心痛吗(1) 人造(1)
注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立即处理,举报邮箱:1356571586@qq.com
随机关键词:

资源联系人
-
上一篇
残忍!朱元璋为什么用铁裙刑处死朱棣生母呢?
老百姓有言,古代皇帝没有一个不好色的,此言有道理。虽然朱元璋与马秀英两人之间感情极好,但并不是说朱元璋的后宫生活就不丰富,朱元璋也是男人,是男人就喜欢美女,他性生活同样出色。《明会典》称,“太祖四十妃嫔,惟二妃葬陵之东西,余俱从葬。”又有史书称是四十六嫔妃。不论到底哪一个数字正确,至少可以证明一点..
-
上一篇
光绪为何看着珍妃被害无动于衷?死时才几岁?
光绪和珍妃,看着两个太监捆绑最爱的妃子丢井里,光绪帝为何不救,原因很简单。,清光绪二十六年七月二十日,这一天天气闷热,紫禁城里...···看着两个太监捆绑最爱的妃子丢井里,光绪帝为何不救,原因很简单。清光绪二十六年七月二十日,这一天天气闷热,紫禁城里一丝风都没有,空气仿佛凝滞了,突然一阵急促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