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史揭秘:慈禧太后为何不让自己的儿子挑媳妇
慈禧太后是同治皇帝的妈妈,也是寡妇熬儿,挺不容易的。到了同治皇帝十七岁的时候,慈禧太后和当时的东太后慈安决定为皇帝选妃立后。候选人也有不少,比如旗人状元的女儿阿鲁特氏、员外郎凤秀的女儿富察氏、知府崇龄的女儿赫舍里尔氏,还有副都统赛尚阿之女,当然还有其他名门之女。一时间宫廷里繁花似锦,春意融融。
网络配图
同治皇帝是个聪明的孩子,自小就能文能武,他的老师李鸿藻也是当时的大学问家。不过父亲早亡,让他过早失去了父爱,母亲慈禧太后一生都在勾心斗角,因此同治皇帝虽然功课做的还不错,可是有逃课的坏毛病。慈禧太后有时能一整天的醉心于争权夺利,完全把抚养孩子的重任交到了别人手里。
不过眼看儿子大了,不能再往下拖了,当时同治这个年号就是表示两宫太后临朝同治之意或者说两宫太后与众大臣共理朝政之意,如今皇帝年龄大了,该亲政了。
不过慈禧并不想这样做,垂帘听政的味道实在是好极了。慈禧是个历练的女人,她真想抓住权力不放,可慈安不干,慈安是一个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女人,宫廷里的打打杀杀太累了,她想歇歇。她多么希望儿子载淳能够担起国家的重任,其实她也知道慈禧其实才是皇帝的生身母亲。
到了该皇帝决定谁是自己最喜欢的女人的时刻了,皇帝也很激动,他看中了状元崇绮的女儿,此人文化修养极高,而且容貌俊秀,据说能写一手漂亮的文章。
这和慈安太后不谋而合,常言道一个好媳妇能够旺三代,慈安也觉得这小两口在一起珠联璧合,很是般配。偏偏皇帝的亲娘不喜欢,慈禧认为员外郎凤秀的女儿系出名门,身份高贵,另外年轻做事不稳重,如果嫁过来,后宫的事肯定还是自己做主。
就这样,再立后和选妃上,三个主要人物意见不统一,一时间陷入僵局。但慈禧就是慈禧,她知道此刻不能来硬的。她心想儿子总是自己的,今后肯定听自己的话,至于儿媳妇,只要自己拿的紧,还不知自己手心里的小菜,该对付的就是那个慈安,谁让她不听自己的摆布。
网络配图
就这样,在慈安和同治帝的坚决要求下,皇后的桂冠落在状元之女阿鲁特氏身上,其他的不过是嫔妃之类,当然慈禧太后相看的富察氏被立为惠妃,仅次于皇后。皇后的确锦心绣口,当时有人这样称赞她:蕙质兰心秀并如,花钿回忆定情初。?瑜颜色能倾国,负却宫中左手书。
不过婚后的日子让慈禧很不痛快,那就是同治帝只喜欢和阿鲁特氏过家家,忽略了富察氏,慈禧认为这一对狗男女真不地道,于是便有拆散小夫妻的意思。
慈禧便将同治帝召来,说:“慧妃贤慧,虽屈居在妃位,宜加眷遇。皇后年少,未娴宫中礼节,宜使时时学习。帝毋得辄至中宫,致妨政务。”慈禧严重地干扰了他们的夫妻生活。对于慈禧的话,同治帝不得不听,但又不想与他不喜爱的慧妃亲近,所以干脆就独居乾清宫。
那时候同治帝内心苦闷,自己心爱的人自己亲妈又不让见,见的又不是自己自己喜欢的女人,就郁郁寡欢,这时候有个机灵的小太监便带同治帝出去逛外面的花街柳巷,同治帝本就讨厌宫墙内的繁文缛节,就乐此不疲。
网络配图
不想后来却得了大病。翁同?日记云:十一月二十三日,“晤太医李竹轩、庄某于内务府坐处,据云:脉息皆弱而无力,腰间肿处,两孔皆流脓,亦流腥水,而根盘甚大,渐流向背,外溃则口甚大,内溃则不可言,意甚为难。”二十八日又记:太医云:“腰间溃如?,其口在边上,揭膏药则汁如箭激,丑刻如此,卯刻复揭,又流半盅。”二十九日再记:见“御医为他揭膏药挤脓,脓已半盅,色白而气腥,漫肿一片,腰以下皆平,色微紫,看上去病已深。”
李慈铭日记也记载:“上旋患痈,项腹皆一,皆脓溃。”同治十三年(1874年)十二月初五日,同治帝在皇宫养心殿衔憾而去。同治帝走后,皇后终日郁郁寡欢,不久也随着皇帝走了,不过慈禧却因祸得福擦掉忧伤的眼泪走向更加独裁的道路。
TAG:
热门标签: 城建(1) 豆子(1) 球王(3) 男人不爱你的表现(1) 推背图(1)
注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立即处理,举报邮箱:1356571586@qq.com
随机关键词:

资源联系人
-
上一篇
史上最冤美女:被乱世英雄轮番占有却遭骂名
历史上著名的大顺朝闯王李自成先生,把大明朝一脚踹死,逼得崇祯在煤山上吊。至于女主角,不用介绍了,就是美得世间罕见,先倾了大明朝,后倾了大顺朝的超级倾城倾国陈圆圆小姐。网络配图 事情的经过大致是这样的,大顺朝的闯王李自成先生,一路凯歌地打到了北京,而此时正在作为大明朝边防司令的吴三桂,手里正掌..
-
上一篇
揭秘古代宫中嫔妃侍寝的千娇百媚万种风情
所谓侍寝,就是俗话所说的古代皇宫中嫔妃们侍候帝王睡觉。这是嫔妃获得帝王宠幸的必由之途。古代的文人用三千佳丽来形容皇帝的嫔妃众多,也正因为嫔妃太多,帝王为了决定侍寝人选,嫔妃为了邀宠争幸,就发生了许多令今人匪夷所思的事情,也为后世留下了许多难以想象的传说。有时,帝王的 糊涂加上宠妃的任性,会闹出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