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色黄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什么样的意义
中国的人文初祖为"黄帝",华夏文化的发源地为"黄土高原",中华民族的摇篮为"黄河",炎黄子孙的肤色为"黄皮肤",黄色自古以来就和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不解之缘。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公元前五千年左右的黄帝时期,中国崇尚单色。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出于对"周礼"的维护,把黑、红、青、白、黄定为"正色"、"上色",并把五色与仁、义、理、智、信结合,运用于"礼"的形式中。黄帝之后至秦汉时期,帝王们根据"阴阳五行"学说依水、火、木、金、土之顺序,分别对应黑、红、青、白、黄五色,选择各个朝代的色彩象征。
中国古人认为,五行是产生自然万物本源的五种元素,一切事物的来源都是如此,色彩也不例外,并与天道自然运动的五行法则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他们还根据春夏秋冬自然万象之变及五行学说选择服饰的颜色。
汉代的皇帝认为汉代承秦朝之后,当为土德。五行学说又认为土胜水,土是黄色,于是服色尚黄。当时的星象学家还把五行学说与占星术的五方观念相结合,认为黄色为土,象征中央;青色为木,象征东方;红色为火,象征南方;白色为金,象征西方;黑色为水,象征北方;又因为黄色位居五行的中央,是中和之色,居于诸色之上,最为贵,定为天子之服色。当时丞相佩有"金印紫绶",也就是金黄色的印章和紫色的系印绶带,它是皇帝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最高权力象征,这最初奠定了黄色与紫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图片来源于网络
唐代,黄色被运用到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各个方面。中国三大石窟之一的敦煌石窟中,保存着一万多幅珍贵的壁画,面积达五万多平方米,但不同时期的壁画色彩也是不同的。如北魏时期主要用红棕色,配以蓝、黑色。唐代则开始多用黄颜色,多彩多姿,明亮而华美,成为敦煌壁画中最辉煌的一页。
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时,诸将给他披上黄袍,便代表拥立为帝,成为一国之君,可见当时人民对黄色的重视。
明清两朝,北京成为首府,黄色更成为皇家专用色彩,平民百姓不得以黄色为衣。"九五之尊"的皇帝,穿"黄袍",坐的御车叫"黄屋",走的路叫"黄道",出巡用"黄旗",包扎官印用黄色织物,故黄色引伸为权力的象征。只有皇亲国戚才能在红墙黄瓦的建筑中居住,百姓的建筑只能是青砖青瓦。登临北京景山俯瞰故宫,一片黄色琉璃瓦屋顶,宫殿前后安置的鎏金大铜缸、铜兽与之交相辉映,灿烂之极,至高无上。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其实,黄色原为佛家最常用之色,佛体被称为"金身",寺庙用黄色,称为"金刹",僧袍等一切装饰色都用黄色,佛像也以鎏金、漆金为贵,因为黄色自古被认为是天上的颜色。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代表着高层的众神,皇帝之所以能够得天下、治天下是"天"授予其的权力。
所以皇帝虽贵为一国之君,但他只不过是"天子",他不是天,他上面还有"天"来约束他,也就是说皇帝是有道德约束的,这种天道的约束,就是神权高于王权。他必须"奉天承运",也就是秉承天意治理人事,顺天者昌,逆天者亡,这样才是"有道明君"。黄色被历代帝王所用,也代表了君权神授,无比神圣与尊贵。
TAG:
热门标签: 肺活量(1) 古代大臣(1) 轮椅车(1) 生物(2) 濮阳市(1)
注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立即处理,举报邮箱:1356571586@qq.com
随机关键词:

资源联系人
-
上一篇
不可思议的美容术!女子用切腹美容诱惑男人
谈到美容,无论男女总有自己的独门秘笈,因为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每个人都想用一些美容术变得更漂亮。不过,对于非洲女人来说,美容可能更重要,因为在非洲隆重的婚礼上,新娘往往要接受一番非同异常的美容洗礼才能与新郎携手走入婚姻那神圣的殿堂。有些美容术似乎不可思议但却流传至今,广为当地人所喜爱和崇拜。网络..
-
上一篇
你知道青楼里面供奉的人是谁吗?是一位军事家
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上,男人和女人一直是共生的存在,这就像天地阴阳一般,缺少任何一个方面,人类的繁衍生息都将会出现严重的危机。而在正常的男女关系之外,还有这样一类不被正统世人所接受的存在,这就是延续数千年的青楼文化。 对于男人来说,青楼文化是一处让人无限向往的温柔乡,有钱没钱,经过这些地方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