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为何明朝面对胡人不像宋朝一样议和进贡?
大明立国以来,最窝囊的一次就是土木之变了。主力被人家一锅端,皇帝也被俘虏了,眼见着气势汹汹的蒙古铁骑一路开到北京城下,想着都恐怖。这要是换在别的朝代,估计就让城别走了,说难听点就是弃城转进。当时最优的选择就是跑去南京,毕竟有长江天险,毕竟南京一直就是陪都,班子组织一直都有。
网络配图
但是老朱的子孙没几个孬种,面对强敌,并没有想到逃跑,而是要与城共存亡。于是,一群败军之将带着老弱残兵,居然用强大的信念,以及精湛的战术(于谦乃第一功臣),击退了强敌。这就是大明的骨气。
仔细计算一下,明朝的首都北京,成为前线的次数应该不下于五次,但真正被敌军攻破的次数,只有一次。也就是李自成打进北京那一次。当然,如果算上朱允炆政府和南明小朝廷,那还是不止一次的。可能在明朝皇帝的心中,就没有逃走这个概念。永乐,放着好好的江南美景不享受,偏要迁都到北京去亲自守国门。调皮捣蛋的正德,则巴不得每次都能御驾亲征。嘉靖,同时面对倭寇和蒙古两个敌人,也从来没说要议和。
网络配图
几十年不上朝、被文官集团黑得一塌糊涂的万历,也似乎没有议和的概念。不仅不议和,还要派兵出国管闲事。还有据说只会做木工的天启,对付建奴就一个字:打。即便是据说懦弱的朱允炆,也是宁肯自焚,也不投降。当然,也有皇帝动过议和的念头,那就是末代皇帝崇祯,这个苦大仇深的孩子,在面临满清和李自成两头夹击的情况下,不得已想到了议和。当然,这个念头很快就打消了。一直到李自成打进北京的那一天,崇祯都没有服软,而是选择了自尽。比起赵佶、李煜之流,不知道要强到哪去了。
不过,也有丢脸的皇帝,他就是土木之变的主角,朱祁镇同志。
网络配图
他没有自杀,而是被俘(注意不是投降)。但,即便如此,大明皇帝的气节和尊严他还是保留着的。而且,在被俘的那段日子里,他的态度也算是不卑不亢,甚至还用人格魅力感化了一大批“野蛮”的蒙古人。最后竟然是蒙古人主动要求送这个太上皇回京的。领导尚且如此,底下的人能服软吗?所以,大明立国200多年,就没有议和的概念。
TAG:
热门标签: 书记(1) 肌肉(1) 优博(1) 平方根(1) 情商高的女人怎样挽回男人的心(1)
注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立即处理,举报邮箱:1356571586@qq.com
随机关键词:

资源联系人
-
上一篇
三国时期诸葛亮为何老拿着羽毛扇 驱蚊?
诸葛亮的羽毛扇。诸葛亮摇着的羽扇可说无人不晓,但这羽扇从哪儿来,就鲜为人知了。 诸葛亮于汗灵帝光和四年出生于琅邪郡阳都县一个官吏之家。后来,诸葛亮随叔父逃乱到襄阳,结草庐而居,躬耕苦读。诸葛亮偶然听说黄家湾有一位才女黄月英,就想求见结交。不料被黄月英的父亲黄承彦挡在门外。诸葛亮被黄承彦考来考..
-
上一篇
神话传说中的二郎神的原型为什么会有好几个?
二郎神原型很多,有的说是神,有的说是外来神,有的说是普通人……那么到底二郎神原型是谁呢?接下来为大家详细介绍二郎神原型是谁。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他的原型之一:传他是云华仙女与凡人生的孩子,云华仙女触犯天条被关在桃山底下。他从小孤苦无依一个人忍辱带着妹妹,后来得到女娲的帮助拜了师傅练就神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