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的手上为什么一直拿着一把羽扇?
说起诸葛亮,我想大多数人的脑海中都会浮现出“羽扇纶巾”这四个字吧!在《三国演义》和诸多其他作品中,但凡有诸葛亮的登场,他的手中往往也会有着羽毛扇子。
对此我们不禁感到非常疑惑?为什么诸葛亮要一直随身携带着这把扇子呢?这把扇子又有什么特殊来历呢?
网络配图
对此成唐专门做了相关调查,在众所纷纭中成唐挑选出了两个比较合理的答案:
第一种说法是:诸葛亮手上的羽扇是他妻子黄月英出山前,黄月英父亲用送黄月英的嫁妆之一,扇子上面刻有“明”“亮”二字,在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后,和妻子黄月英在一起的时间是聚少离多,也只有羽扇一直陪伴诸葛亮,也就成了诸葛亮对妻子的相思之物!
网络配图
第二种说法是:在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时,诸葛亮的妻子黄月英因为十分担心诸葛亮的安全,所以用鹅毛为他做了一把羽扇,并告诫诸葛亮:“鹅性最机警,一有风吹草动,它便知动静。你将鹅毛扇带在身边,便可时时提醒自己机警谨慎。”
当然还有一个比较有趣的说法:据说这把羽扇之所以被诸葛亮随身携带,主要是因为这把扇子暗藏玄机。因为在这把羽扇上面有着许多攻夺城池、治国安邦的良计。当然这种猜测是比较不靠谱的毕竟如果这把羽扇真的这么厉害的话,估计诸葛亮就不会时时刻刻拿出来显摆了!
网络配图
当然成唐个人认为,第二种说法是最为可信的,毕竟这也最符合人之常情嘛!
TAG:
热门标签: 李宗盛(1) 成本(5) 重刷率(1) 春联(2) 申请表(1)
注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立即处理,举报邮箱:1356571586@qq.com
随机关键词:

资源联系人
-
上一篇
古代的奇葩科考:15次考不及格就可以被录取
大家都知道,从隋朝开始,科举制度就慢慢取代了九品中正制,成为了朝廷选拔人才的主要方式!网络配图 也正是因为科举制度的新起,这才打破了以往“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传统,使得无数的寒门子弟得到了用武之地,有了发挥自己才华的机会! 在古代,科举考试一般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虽然各个朝代在..
-
上一篇
揭秘古代最能吃的状元 扛着36个馒头走进考场
李蟠,生于书香门第,诗礼世家,祖父李向阳是明代天启年间的举人。李蟠36岁中举,43岁钦点状元,1697年参加殿试时,因为对军政、吏治、河防靖条答对贴切,符合事理,而且还有独到的见解,被康熙皇帝钦点为一甲进士第一名,授官翰林院修撰,他还有个响亮的名号叫做“饽饽状元”。 相传,李蟠身材高大,还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