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奇葩科考:15次考不及格就可以被录取
大家都知道,从隋朝开始,科举制度就慢慢取代了九品中正制,成为了朝廷选拔人才的主要方式!
网络配图
也正是因为科举制度的新起,这才打破了以往“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传统,使得无数的寒门子弟得到了用武之地,有了发挥自己才华的机会!
在古代,科举考试一般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虽然各个朝代在科举考试的具体细节方面都有所不同,但毋庸置疑的是古代科举考试录取要求是非常之高的,比现代高考录取比例无疑是低很多。
网络配图
举个例子,据《通典·选举三》所述:唐朝初年“贡士之法,多循隋制。上郡岁三人,中郡二人,下郡一人,有才能者无常数。”也就是说一个大的郡,录取人数也不过区区三个人而已,而唐朝时期的一个大郡一般是3万户人,以每户最少5人算起,一个大郡至少15万人以上,科举录取比例不足5万分之一!
也正是因为唐朝科举考试进士录取要求严苛,宁缺毋滥的原则,所以也使得唐朝成为了的历史科举录取率最低的朝代。到了宋朝,由于特殊的时代背景和君子六艺的改变,外加老赵家重文轻武国策,使得科举平民化。
网络配图
据统计仅淳化二年(公元991年),全国各地参加解试的考生就有10万之多,这也使得宋朝科举考试的录取比例一度高达百分之十。再加上宋朝初年,赵匡胤曾规定:凡是考了十五次以上任然没有被录取的,可以不用再考试,就能破格录取拿到“本科”学历,让宋朝成为中国古代是最容易金榜题名的朝代。
TAG:
热门标签: 曾经(1) 乙弗皇后(1) 茶百戏(2) 沙浆(1) 徕卡(2)
注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立即处理,举报邮箱:1356571586@qq.com
随机关键词:

资源联系人
-
上一篇
揭秘:一代名后孝庄她的早年生活如何?
关于孝庄,我们更多的是了解她嫁给皇太极以后的那段历史,至于她的娘家博尔济吉特氏很多人并不清楚,那么孝庄的幼年是怎么样的?让我们把视线回到400年前的科尔沁大草原上。 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二月初八,伴随着一声响亮的婴啼,一个叫做布木布泰的女婴降生在科尔沁大草原上。“布木布泰”是古老的蒙..
-
上一篇
诸葛亮的手上为什么一直拿着一把羽扇?
说起诸葛亮,我想大多数人的脑海中都会浮现出“羽扇纶巾”这四个字吧!在《三国演义》和诸多其他作品中,但凡有诸葛亮的登场,他的手中往往也会有着羽毛扇子。 对此我们不禁感到非常疑惑?为什么诸葛亮要一直随身携带着这把扇子呢?这把扇子又有什么特殊来历呢?网络配图 对此成唐专门做了相关调查,在众所纷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