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女出嫁难!揭秘为何宋朝的姑娘个个难出嫁
第一个例子,范仲淹的族规。
范仲淹是北宋名臣,做过大官,积攒了不少钱,他发家以后,一个人把叔叔大爷堂叔堂伯哥哥兄弟堂兄堂弟总之整个家族全养了起来,家族里不管谁家办红白喜事,都是范仲淹出钱资助。为了做到不偏不向,范仲淹定了个规矩:凡是族里男孩娶亲,彩礼都要按20贯的标准去送;凡是族里女孩出嫁,嫁妆都要按30贯的标准去置。很明显,给女孩办嫁妆要比给男孩送彩礼负担重。
网络配图
当时一贯就是铜钱1000文,范仲淹制定这一族规的时候,大米市价是50文一石,宋朝一石相当于今天65升,装米大约100斤。50文买100斤米,等于一文钱能买两斤,一贯能买2000斤。现在2000斤普通大米要卖4000元左右,所以按购买力来换算的话,范仲淹所说的一贯大致相当于现在的4000元,20贯即8万元,30贯即12万元。也就是说,在范仲淹的家族里,男孩娶亲需要送8万元的彩礼,女孩出嫁则要带12万元的嫁妆。
第二个例子,苏辙嫁女。
大伙都知道,苏辙就是苏东坡的弟弟。宋徽宗初年,苏辙女儿出嫁,为了给女儿筹办嫁妆,苏辙特地卖了他在河南新乡购置的一块好地,从中拿出“九千四百缗”来,让女儿带进了婆家。“九千四百缗”就是9400贯,虽说这时候已经是北宋后期,通货膨胀,货币贬值,但是一贯的购买力也相当于现在300块钱。那么9400贯相当于现在多少?282万元!苏辙在日记里说,他这是“破家嫁女”。换言之,为了给女儿办嫁妆,他差点儿倾家荡产。
网络配图
第三个例子,袁采的忠告。
袁采是南宋人,做过县官,处理过很多涉及婚姻的民事纠纷。袁采说,一个平民家庭,如果不是特别有钱的话,必须在女儿还很小的时候就为其嫁妆做好打算,换句话说,你得早点儿攒钱,不能到女儿该出嫁了,才发现存款不足,置不到像样的嫁妆,而不得不卖地卖房。但是袁采没说要在儿子还很小的时候就为其彩礼做准备,这说明跟女孩出嫁比起来,男孩娶亲并不会给父母带来很大的经济负担。
网络配图
咱们平心而论,范仲淹是有钱人,他给族里制定的嫁妆标准应该比普通百姓的标准高,苏辙也是有钱人,平民百姓肯定也不会像他那样拿出二三百万来给女儿办嫁妆。例如南宋初年,四川华成县做普查,县令侯可发现他的治下竟然就有几百个未婚老姑娘。这帮老姑娘之所以嫁不出去,大多不是因为长得丑,而是因为“巴人娶妇,必责财于女氏”,女方父母拿不出那么多钱来置办嫁妆。
TAG:
热门标签: 江苏(7) 孙立人(1) 达摩(1) 兵器(4) 裂纹(1)
注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立即处理,举报邮箱:1356571586@qq.com
随机关键词:

资源联系人
-
上一篇
郑板桥自曝同性恋:为何清代文人多同性恋
在中国的历史,也有同性断袖的事例,尤其是在清朝,那么,为什么同性恋多出现在清朝呢?在中国,同性恋的历史也源远流长,最早可以追溯到华夏始祖黄帝。清代学者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卷十二中说:“杂说称娈童始黄帝。”中国古代对同性恋有许多称谓,例如“分桃”(也称为“余桃”,出自卫灵公和他的男宠弥子瑕)..
-
上一篇
揭秘:南宋的男人与歌姬之间的那些软暧昧
南宋时期,男人也玩暧昧,只是对象比较单一,唯歌姬而已,良家女子多养在深闺,想跟她们玩暧昧,机会实在难以寻觅,除非学张生爬墙,可惜寄宿和尚庙的崔莺莺只有一个。跟歌姬挤眉弄眼,可不能打着爱情的幌子,否则,是要犯大错误的。因此,玩暧昧的时候,得软一些,所以,就叫软暧昧。当歌姬们被软暧昧搅动起跌宕起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