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贪婪!揭明朝太监和文官贪婪手段
明代的太监文官相比。太监的贪腐的手段往往也是简单粗暴。一般不过是吃拿卡要等等,很容易被查出来。事后抄家杀头,国家(皇帝)的损失能回来不少。文官则是制度上的贪腐,比如促成海禁就是最好的例子。太监把持市舶司,吃拿卡要一番,国家税收损失一半也不稀奇。但至少还有一半的收入。文官是怎么干的?海禁!首先文官多半都是大地主,自己就是产品的生产者。然后扶植一些海商做贸易。但这有两个问题:一是市舶司抽税。二是其他民间商户竞争拉低了利润。
网络配图
当时有文人笔记记载,双屿和月港民间海外贸易还是很兴盛的。一个小商人,进上一些货(比如铁针),到港口有专门提供运输的船只,按人头和货物重量(计算方式很复杂,重量,种类,体积因素都有)算钱,去日本一个来回小商人至少翻倍的利润。文官是怎么做的?海禁。第一是逃税:海禁了,理论上就没有海外贸易了,那市舶司就可以取消了。文官们的船只就可以不再缴税。第二是打击竞争的散户:海禁禁的就是散户的贸易,大户的商队自然畅通无阻,于是几乎垄断的贸易自然利润倍增。
其实后来倭寇,与文官士大夫的这种海禁也有直接关系。大体上可以理解为海商逐渐做大并开始团结起来,文官很难制约,两方矛盾冲突后火并。倭寇之乱真正的开端实际上是倭寇首领王直(真正的汉族爷们,土生土长的安徽人)与几家大的海商(几乎全是汉族爷们)结成了一个集团,有脱离士大夫控制的趋势。然后江南一个傻瓜巡抚朱某攻陷并填平月港,擒杀倭寇头目数人,造成双方矛盾激化。
网络配图
说他是傻瓜的原因是即使士大夫也只不过想驯服这支会下金蛋的鸡,但那个傻瓜却把鸡杀了。其被逼的自杀的结局也很正常了。顺便提一句,倭寇头目里,历史记载的有几十个。光是从名字里来看,清一色华人。山田一郎啥的根本没有。所以抗倭基本上与反侵略什么的扯不上关系。
从这样来看就能看出太监和文官的区别:太监再贪婪,大头还是皇帝的。太监干得不好皇帝不高兴了绝对是个死。文官则毫无顾忌,皇帝几乎一文钱收不着。崇祯年间,即使北方大灾饿死人,南方照样毁耕地种桑茶,而且某年茶税居然是个位数。这是失去制约的文官政治必然的结果。
网络配图
太监毕竟大字不识一个,有出身小户人家,根本没办法跟大户人家,有文化底蕴的文官对比。史书都是文官写的,因此有了责任直接推卸给太监,或是皇帝就好,所在明朝,皇帝大多数都不是好皇帝,当然,太监也好不到哪去?
TAG:
热门标签: 葛根茶(5) 寂寞(1) 电线(6) 古代监狱(1) 度仪(1)
注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立即处理,举报邮箱:1356571586@qq.com
随机关键词:

资源联系人
-
上一篇
为何皇帝嫔妃那么多 一辈子就只能举办一次婚礼
在现如今的中国社会,年轻人结婚似乎成为了一个家庭的头等大事。父母为了孩子的爱情是竭尽全力,每天找人相亲不是,还得提前准备好一些东西作聘礼或者嫁妆。要是在北上广深这样的超一线城市,有房有车似乎成为了结婚的必备品,就算是在经济较为欠发达的地区,礼金也是必不可少的东西。这一来二去的麻烦事,折腾得许多..
-
上一篇
科举历史的误读:史上竟然只有一位状元驸马
在人们看来,有人能成为皇帝的女婿,那可是祖上积了八辈子德才换来的荣华富贵。可是,那些寒窗多年终成国家栋梁之材的士子们又为什么都不愿意当驸马爷呢?这个中到底隐藏着什么鲜为人知的秘密呢?网络配图 所谓“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民间传说往往将读书人中状元、当驸马视为最美好的结局,历史上关于状元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