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史揭秘:古代皇帝封禅为何都选择去泰山?
泰山在古人眼中视为“直通帝座”的天堂,成为百姓崇拜,帝王告祭的神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说法。自秦始皇开始到清代,先后有13代帝王引次亲登泰山封禅或祭祀,另外有24代帝王遣官祭祀72次。中国境内名山大川不少,为什么只有泰山成为封禅的圣地?
网络配图
论海拔,泰山不如西岳华山高耸巍峨;论景致,泰山不如南岳衡山秀丽多姿;论险要,泰山不如北岳恒山横跨塞外;论位置,泰山不如中岳嵩山巍巍居中。但是,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自秦至清,除了武则天曾独树一帜的封禅嵩山外,历代其他那些具备完成统一、发现祥瑞、功德显赫、国泰民安等条件的有德之君,如秦始皇、汉武帝、光武帝、汉章帝、汉安帝、隋文帝、唐高宗、唐玄宗、康熙、乾隆等皇帝,均把东岳泰山尊为封禅的圣地,并前仆后继的率众跋涉,大张旗鼓的亲临泰山举行隆重的封禅大典。据《宋史》记载:宋真宗赵恒为了能够促成封禅,甚至不惜贿赂当时的宰相王旦,才踏上了通往泰山的道路。
封禅,是中国古代封建皇帝举行的国家最高祭祀大典,也是皇帝与天沟通的一种迷信方式。那么,古代皇帝为什么不选择其他名山,而是热衷于到泰山祭祀呢?笔者认为这是由泰山的特殊位置和悠久文化所决定的。其一,古人崇拜东方、苍天、太阳、高山,而泰山是中国东部地区最高的山,在那里既能第一时间看到太阳升起,也便于皇帝与天近距离的沟通;其二,泰山地处黄河流域下游,这一带在远古相对比较发达,有着灿烂的历史文化,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古代皇帝通过效仿先人封禅泰山,宣扬自己的丰功伟业,塑造自己的光辉形象,提升自己的历史份量。
网络配图
司马迁在《史记·封禅书》中引用《管子·封禅》说:“古者封泰山,禅梁父者七十二家。”后经司马迁确认,有十二位远古帝王曾先后封禅泰山,他们是:无怀氏、伏羲氏、神农氏、炎帝、黄帝、颛顼氏、帝喾、尧、舜、禹、汤、周成王。对此,东汉哲学家王充在《论衡·书虚》中也有记载:“为王太平,开封泰山,泰山之上,封可见者七十有二。”可见,早在远古时期,泰山封禅就已经成为圣明帝王所必须举行的国家大典。这些远古帝王,要么是华夏祖先,要么是明君贤主,都为中华民族做出过卓越贡献。在后来的皇帝们看来,能够重温远古帝王的光辉历程,能够在泰山封禅方面与之并驾齐驱,绝对是一件无上荣光的事情。
封禅活动是封建帝王为了巩固皇权、统一思想、粉饰太平的一种政治手段,历代帝王通过封禅、朝拜、祭祀泰山,无不是借此树立自己的至尊地位,证明自己的横空出世,巩固自己的封建统治。正是由于历朝历代帝王对泰山的顶礼膜拜,才使泰山封禅在中国封建王朝起到了举足轻重的政治象征作用,并成为每一位皇帝毕生追求的大事。
网络配图
残暴的秦二世胡亥,妄图通过此举亲身体验父亲当年的威风,挽回国家败落的颓势,结果还是因为自身无道,最终成为亡国之君。相比之下,唐太宗李世民虽然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参加泰山封禅,却照样能够成为“千古一帝”。其实,真正的有德之君是不需要这种劳民伤财的“噱头”的。
TAG:
热门标签: 三叉戟(1) 秦淮八艳(4) 排协(1) 岫玉(1) 有的(1)
注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立即处理,举报邮箱:1356571586@qq.com
随机关键词:

资源联系人
-
上一篇
热血!隋唐魔鬼军团燕云十八骑的经典传奇
相传隋唐时期出现过一支由靖边侯罗艺带领的神秘强悍的部队----燕云十八骑,因由十八人组成而得名。燕云十八骑身着寒衣,腰 佩弯刀,脸带面罩,头蒙黑巾,几乎没有活人见过他们的真面目,在沙漠中横行无忌,神出鬼没。每次出现时会给蛮族带来毁灭性的杀戮。网络配图 突厥大举入侵罗艺统治的北部边疆杀掠,罗艺..
-
上一篇
纪晓芙和杨逍的感人爱恋:为爱身死仍不后悔
在金庸的笔下有太多的恋情,有的有情人终成眷属,有的则生死分离,还有的爱不得恨不得。让多少人为他们的爱情叹息、惆怅。纪晓芙和杨逍他们爱恋便是让世人又悲叹的一段。 图片来源于网络 纪晓芙是一个外柔内刚、温柔善良,内心却执着坚强的女子。她是峨嵋派的弟子,是灭绝师太的得意门生。杨逍是明教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