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闻:看会写诗的白居易大人如何当官审案
白居易是唐代著名诗人,772年出生于河南新郑,28岁考中进士,30岁那年,与元稹同举书判拔萃科,二人订交,以后诗坛元白齐名。31岁时,白居易有了第一份正式工作——秘书省校书郎(就是文件校对员)。35岁时,白居易离京,当了一名地方官——县尉,就是协助县令负责全县公检法司长一类的治安官。
网络配图
白居易的一生,以诗名传世,所以,他去世后,就连唐宣宗都写诗怀念他。唐宣宗是这样评价白居易的:“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此诗可作为白居易一生的概括。
诗写得好,是世所公认的,在处理地方事务时,白老师的表现又如何呢?我们试举一例,看他做地方官时是如何依法办案的。
网络配图
话说,在白老师的治下,有一天发生了一件民间纠纷,事由是,一家的牛把一家的马给怼死了,受害方于是告到官府,要求牛的主人全价赔偿马被怼死的损失。白老师接手了这个案子。
白老师根据事件发生场所与牧主有意“故纵”或无意“误失”等情由,判牛的主人赔付一半的马价,了结此案。
结案后,白居易写下《得甲牛抵乙马死,乙请偿马价》的判决书:
网络配图
“马牛于牧,蹄角难防;苟死伤之可徵,在故、误而宜别。况日中出入,郊外寝讹:既谷量以齐驱,或风逸之相及。尔牛孔阜,奋骍角而莫当;我马用伤,踪踠骏足而致毙。情非故纵,理合误论。在皂栈以思,罚宜惟重;就桃林而招损,偿则从轻。将息讼端,请徵律典。当陪半价,勿听过求。”
白老师在处理这一民事案件时,既考虑了当时的实际情况,又对受害者进行了合理补偿,这样的判处非常合理。
TAG:
热门标签: 称之为(1) 陈独秀(1) 迎宾馆(1) 突厥(1) 空手套(1)
注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立即处理,举报邮箱:1356571586@qq.com
随机关键词:

资源联系人
-
上一篇
佛陀提婆达多居然在地狱里睡觉是怎么回事
在佛经中描绘的地狱,是罪人死后受苦受难的地方。而提婆达多居然在地狱里睡觉,这是怎么回事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 根据《增一阿含经》第五十一卷的记载,大目健连尊者奉了佛陀之命,来到阿鼻地狱探望提婆达多。大目健连漂浮在地狱的空中,叫了几声提婆达多,但是没人应答他。这时,狱卒出来,问大目健连说,你在..
-
上一篇
长平之战后秦国想灭掉赵国 反被吃掉10万人
昨天,老福跟网友们聊到了战国四大公子中的孟尝君,齐国人田文。在田文的故事里有两个食客表现得很精彩,他们用各自的特长,把田文从秦国救了出来,这才有以后田文攻打秦国让秦王割地求和的历史。而田文手下那两人一个扮狗,一个学鸡叫,他们的事故,网络上已经有很多人写过了,老福昨天没有重复。今天也就不多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