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美女王昭君: 三嫁匈奴乱伦和亲是假是真?
昭君出塞的故事想必大家都听说过,历史课本或者课外读物中都对这件事情加以记载,并称王昭君为“美丽的传说”或是“和平的使者”。史料中记载的意思都差不多,大多都是说王昭君对自己的美貌十分有自信,所以不愿意贿赂画师,导致一直见不到皇上,久居深宫非常哀怨。后来匈奴想要和亲,王昭君自己请愿嫁过去,她也确实为两国关系做了很大的贡献,才有了这一段流传千古的佳话。
那么,王昭君到底是不是自愿请愿嫁予匈奴的?传说她的死是因为老匈奴死后嫁给亲生儿子,后又被迫要嫁给亲生孙子不堪羞辱被逼自杀服毒而死又是真是假呢?
网络配图
首先,关于王昭君的正史记载非常少,只有六处,而且只记录她嫁了两次,所以没有三嫁还嫁给孙子这一说法。关于王昭君第二次嫁给亲子一说着实荒谬。昭君和呼韩邪确实有一个孩子叫伊屠智伢师,可他并没有当过单于,还由于王位之争的问题被杀。当年呼韩邪生前立长子为继承人,并跟他说好了要传位给他弟弟。这个人之后有五个弟弟,但是到了某个弟弟时期之后按照次序应该传位给昭君的儿子,可当时这个单于人品不咋地,想要把单于传给他自己的儿子,于是二话不说把昭君的儿子给杀了。
所以王昭君当时只是嫁给了自己的长子,也就是跟她没有血缘关系的继子。至于传说中的第三任丈夫,根本没有任何历史依据,哪怕真的发生过三嫁这件事,她儿子连单于都没当过哪需要嫁给她亲孙子,所以要嫁也是嫁给她小叔子,这也只是推断,毕竟王昭君人生最后的五年是在她小叔子的统治下生活的。
网络配图
那么王昭君究竟是不是自愿嫁予匈奴呢?我们先分析一下正史中所记载的这样一句话:及呼韩邪死,其前阙氏子代立,欲妻之,昭君上书求归,成帝赦令从胡俗,遂复为后单于阙氏焉。注意,呼韩邪一死,她就立刻要求要离开了,甚至不顾下届单于明确表露出要娶她的决定,还是给成帝写信说自己要回去。如果她真的像史料中所说的那样,热爱和平,大义凌然。那么为何再这样一个可能再次出现动荡的前提下还闹着要回去?这跟传说中为了和平自愿去和亲有着令人无法忽视的前后矛盾,那么她当年又是为何要自愿请愿呢?
史书中记载: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景裴回,竦动左右。帝见大惊,意欲留之,然难失于信,遂与匈奴。王昭君是那么骄傲的一个美人,她甚至不愿主动去施计见到皇上,显然这是一个让皇帝注意到自己的好机会。让他对自己一见钟情,然后面临的就是生离死别,而皇帝已经失去过挚爱司马良娣,肯定不会愿意再次失去心爱的女子,而且自己也能落得个美名。打得一手好算盘,可惜毕竟久居深宫,汉元帝柔仁好儒,在信用面前爱情不值一提,于是这步棋昭君计划的精妙无比,却走的惨败。
网络配图
再者说,呼韩邪死后新单于表明了想要她,她还是上书表明自己想要离开,谁给她的底气?以前派出去和亲的不是宗室贵族就是公主,她一个小小宫女怎么就这么大胆?不怕惹到新单于吗?这就和当时的新任皇帝有关了,当时的皇帝是汉成帝,出了名的好色之徒,男女通吃淫乱无比,男宠被臣子逼着流放他还一次又一次的带回来。当时的昭君也只有二十二岁,所以她又是在赌,赌用自己的美貌来换取回家的机会。可惜汉元帝只回了她三个字:从胡俗。
王昭君若是真的为了和平宁可牺牲自己,那么在面对年轻英俊,迷恋自己且愿意继续和大汉友好来往的新单于时,为什么不选择接受呢?
这个姑娘或许没有那么美好,做作不知轻重,冲动不计后果,自持美貌心气极高。公认的和平使者,永远的美丽传说。死后得了很多虚名,却终是换不回她十六岁时的青春和憧憬。
TAG:
热门标签: 大吉(1) 奥林匹克(2) 耳机(1) 土木(4) 赶走(1)
注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立即处理,举报邮箱:1356571586@qq.com
随机关键词:

资源联系人
-
上一篇
古代夫妻在行房前有什么仪式?如何对待妻子
中国古代一直是封建王朝统治,自古以来都是以男子为尊的男权社会,男人一般都可以娶三妻四妾的!可见女子在当时的地位是非常低下的。但是中国一直都是礼仪之邦,在为人处世上多有讲究。一个儒雅的男子又是怎么对待自己的妻子的呢?夫妻闺房之乐时会征求女子的同意吗?接下来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下古代男女行房事的一些礼..
-
上一篇
尴尬!目睹皇帝与爱妃亲热的下场是怎样的?
周昌,也属于刘邦的沛县老乡圈子,虽比萧、曹、樊等稍逊些,但与刘邦的私交,也非同一般。刘邦喜欢周昌,关键是他这个人不藏不掖,为人处事亮亮堂堂。汉立国,刘邦拜周昌为御史大夫,封汾阴侯。人太耿直了,有时也难免让主子或上级尴尬。网络配图 这一天,原本是歇朝休假的时间,周昌有几句话,非得马上说给皇帝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