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草船借箭为何跟诸葛亮一点关系都没有
作为历史小说,《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对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描写是极其生动的。小说中,诸葛亮借着满天大雾,把二十只战船开到曹军寨前擂鼓呐喊,曹操怕有埋伏不敢妄动,便派弓弩手放箭。结果,诸葛亮轻易地得到了十万多支箭,不仅挫败了周瑜的谋害,又直接削弱了曹操的军事力量。
不过真实情况并不是这样的,赤壁之战诸葛亮并没有参加,而《三国演义》作为一部历史小说,为突出了诸葛亮性格、品德、功业等的积极方面,但又过于夸大,把他描写成智慧的化身、忠贞的代表,并将其神化成了半人半神的超人形象。所以创造或者嫁接了好多故事到诸葛亮身上。
其实,要说赤壁之战诸葛亮的功劳,那就是他战前出使东吴成功劝说孙权出兵抗曹,至于“草船借箭”的故事,三国时期发生过类似的故事,但"草船借箭"之人并不是诸葛亮,而是孙权。
网络配图
据史料记载,"草船借箭"的真实情况是这样的: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孙权与曹操两军相持一个多月没分胜负。一天,为了观察曹军动静,"权乘大船来观军,公(曹操)使弓弩乱发,箭着其船,船偏重将覆,权因回船,复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还。"孙权起初料不到船身会中这么多箭,弄得船要倾覆,他只是急中生智,设法让船身得到平衡。
罗贯中把"草船借箭"这件事从孙权移到诸葛亮身上,目的是为了突出诸葛亮的智谋而已。自从有了《三国演义》之后,人们就以它作为衡量、品评三国人物的标准,而且平民百姓家只知有《三国演义》而不知有《三国志》,是故"草船借箭"的主角便成了诸葛亮。
网络配图
曹操“借箭”给孙权,草船借箭的第一个故事就是发生在三国时期的孙权身上。赤壁之战借宿五年后,在献帝建安十八年,曹操又一次率领大军征孙权,两军相会于濡须口。初次交战,曹军失利,之后双方成胶着之势。某日孙权见江面薄雾,便乘一艘大船从濡须口闯入曹军营前观察军情。曹操生性多疑,不敢出战,即下令弓弩齐发,射击吴船。孙权的船因一侧中箭太多,船身倾斜得行将倾覆,孙权即令调转船头,让另一侧再受箭。待两侧受箭均衡后,即安然返航。裴松之在注《三国志·吴书·吴主传第二》时,曾引用《魏略》说:“权乘大船来观军,公使弓弩乱发,箭著其船,船偏重将覆,权因回船,复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还。孙权此次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观察曹营的情况,结果却被曹操强制“借”了一船箭。 从中可知,“孙权借箭”并非事先策划,而是一次偶发事件,也并无准备“草船借箭”中的“稻草人”,箭是直接射于大船的木板之上。故应该是一次偶发的“木船受箭”。
网络配图
其实在“诸葛亮草船借箭”之前已经有了“周瑜木船借箭”的故事。《三国志平话》说:“周瑜用帐幕船只,曹操一发箭,周瑜船射了左面,令扮棹人回船,却射右面。移时箭满于船。周瑜回,约得数百万支箭。周瑜喜道:‘谢丞相箭。’曹公听得大怒。” 《三国志平话》的作者大概更青睐周瑜,故让周瑜上演一出“木船借箭”的好戏。其间所说“约得数百万支箭”,已经是小说家的艺术夸张,试想一人射出十箭,便需十万人同时开弓,还未算射入江中的,这在现实中是不可能的。
罗贯中主要就是根据这些内容成功的演绎了“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
TAG:
热门标签: 大全(6) 恋母(2) 老房子(1) 平台(3) 凸轮(1)
注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立即处理,举报邮箱:1356571586@qq.com
随机关键词:

资源联系人
-
上一篇
霍成君与刘询的关系如何 霍成君有孩子吗
霍成君是名臣霍光的女儿,是汉宣帝刘询的第二位皇后,历史上称她为霍皇后。虽然是刘询的皇后,但是遗憾的是霍成君始终都没有得到过刘询的宠幸,最后还被刘询废后打进了冷宫。所以,说霍成君与刘询之间的夫妻之情其实就是用各自的利益换来的,丝毫没有什么感情可言。 图片来源于网络 刘询即位,准备册立皇后,..
-
上一篇
被三国演义隐藏的张飞妻子 竟是夏侯渊的侄女
夏侯渊战死定军山,是张飞之妻“请而葬之” 夏侯渊和张飞是三国时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这两个分处不同阵营的死对头竟然是亲戚。论起辈分来,张飞算是夏侯渊的堂侄女婿。 那么,张飞是如何娶夏侯渊堂侄女为妻的?《三国志》裴松之注引记载:建安五年(公元200),夏侯霸的从妹,也是夏侯渊的堂侄女,时年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