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明朝朱元璋残忍处死陪葬嫔妃恐怖手段
中国古代帝王陵墓制度里,最残忍的就是殉葬。秦汉时期,殉葬制度还比较盛行,但到汉朝以后,统治者发觉这一制度太不人道,便逐渐将其废止了。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考古学家在朱元璋的陵墓中竟然发现了众多宫女的白骨,很明显,朱元璋死时实行过秦汉时期的殉人制度。那么,这些陪葬的妃子时怎么死的呢?
网络配图
明朝时一个比较特殊的王朝,它最大的特殊之处,便在于恢复了已经被废止上千年的殉人制度。早在朱元璋在位之时,这种殉人制度便已在朝廷中流传开来。公元1395年,朱元璋的次子朱爽(也就是秦王)死后,朱元璋便命秦王的两名王妃陪葬,以使自己的儿子行走于黄泉之路上有人陪伴。
公元1398年,朱元璋驾崩,他的孙子朱允炆继承皇位,根据朱元璋生前的遗嘱,朱允炆命后宫没有生育过的嫔妃一起陪葬。命令刚下达便在朝廷引起了混乱,哭天喊地的声音不绝于耳。由于当时场面比较混乱,许多官员趁机贪赃枉法公报私仇,没有生育过的嫔妃在一些官员的庇护下存活下来的有之;有些生育过的嫔妃由于得罪过某些官员而被迫殉葬的也有之。史书上称这些被迫殉葬的嫔妃为“朝天女”。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朱元璋陵墓内如此多的嫔妃究竟是通过怎样的方式来殉葬的呢?
对于这个问题,历史学界一直存有争论,有的史学家认为,这些嫔妃应当是上吊自杀身亡的。这种观点听起来有点荒谬,如此多的嫔妃怎么可能全部自杀呢?持这种观点的学者是这样解释的:朱允炆下达殉葬的命令之后,便派人将后宫所有符合条件的嫔妃一一列出了名单,殉葬那天,这些被列入殉葬名单的宫女和妃嫔都被集中在一个房间。太监们事先在房间中安放了与殉葬人数同等数量的太师椅,每个太师椅的上方都悬挂着七尺白绫。
网络配图
胆大一点的宫女一咬牙便将头伸向了白绫结成的套扣内,然后用脚推开了太师椅,过了几分钟便没了声息。胆小一点的宫女,早已吓得魂飞魄散,颤抖地坐在了地上,但是旁边的太监并没有放过这些毫无抵抗之力的宫女,他们几人抬着一个宫女,强行将这些吓得半死的宫女扶上太师椅,随后将头上方那个用白绫结成的套扣套在这些宫女的头上,然后将太师椅搬走,这些宫女本来已经被吓得半死,再经过如此折腾,很快便一命呜呼。
还有些历史学家认为,这些嫔妃是通过体内注入水银的方式来陪葬的。为了保持陪葬嫔妃像朱元璋的遗体一样不腐烂,一些侍臣和太监便采纳了在嫔妃的体内注入水银的提议。在朱允炆命人将殉葬嫔妃的名单一一登记造册之后,到了殉葬的那天,所有名单上的嫔妃便被集中在一起,然后给她们每人喝了一杯放有安眠药的茶水,待这些嫔妃们睡着之后,旁边的太监们便将她们的头部切开一块,执行人手持铜勺,往切开的部位里面倒水银,待倒入一定量的水银之后,再用针线将头部缝好,待一切做好后,这些陪葬的嫔妃再也没有存活者。
网络配图
以上两种观点尽管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与第二种观点相比,第一种观点的可信度更高。诚然,从头顶灌水银确实是一种置人于死地并且能保持容颜不坏的绝佳方式,但是根据现在考古学家的发现,朱元璋陵墓内陪葬的嫔妃也只是一堆堆白骨,如果体内真灌有水银,那么在一个全封闭的墓穴里,容颜保存几百年应当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因此,为朱元璋陪葬的嫔妃死亡的方式,很有可能真如明史研究专家马渭源所说的那样——“上吊自杀”。
TAG:
热门标签: 姆巴佩(1) 完颜兀鲁(1) 利于(1) 倒挡(1) 喝茶(2)
注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立即处理,举报邮箱:1356571586@qq.com
随机关键词:

资源联系人
-
上一篇
揭秘明朝灭亡原因:只因信错奸臣惹祸上身
崇祯在上吊前,咬破手指用鲜血悲催地写了份遗诏(《明史》有记载),看着像是自责、自悔,其实主要是在表达“诸臣误朕”,推卸责任,可偏偏那些人又都是你亲自任用的,归根结底怨得了谁?刘邦之所以能打败项羽,就是因为善于用人,韩信、彭越、英布有毛病,也是等到功成之后再下黑手解决,就连朱元璋也是如此。你朱..
-
上一篇
清朝皇室满汉不通婚?寂寞深宫是否也有汉族女子
辫子戏中往往会有这样的情节:一位皇帝痴情的爱上了江南烟雨中的汉族女子,然后母后、大臣、皇族都会苦苦相劝,满汉不能通婚!于是乎,一夜春宵之后,皇帝无奈离去,汉族女子望眼欲穿,暗自垂泪。然而事实的真相如此吗?满汉真的不能通婚吗?深宫中是否也有寂寞的汉族女子? 首先,清宫的规定是后妃必须是旗人。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