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发明的神器 木牛流马究竟是个什么东西
《三国演义》中的木牛流马一直是个谜,让无数人为之痴迷。这种独特的运输工具,是诸葛亮在北伐时,为解决大军粮草的运输而发明的,其载重量在四百斤以上,行程可达三十里。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运输工具失传了,至于木牛流马究竟是种什么样的工具,千百年来人们看法各异,争论不休。
网络配图
木牛流马确实存在过,在《诸葛亮集》中便有记载,并且记有其详细的制法和附图。不过随着竹简的老化,大部分附图丧失,字迹模糊错位,又几经传抄,原文更是残缺多误,加之文中混有方言,更是让后人难以理解,最终导致复原工作难上加难。
《三国演义》中对于木牛流马简直是神一样的描述,它既可以不吃不喝,又能远行。这种不符合科学规律,类似于永动机的工具,明显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也只能当作是小说家的杜撰而已。
木牛流马究竟是种什么样的运输工具,现存的主流意见有这么几种:
木牛流马是经诸葛亮改进的普通独轮推车,这种说法见于《宋史》。木制独轮小车在汉代称为鹿车,在改进后称为木牛、流马。木牛有前辕,行进时人或牲畜在前面拉,人在后面推;流马没有前辕,行进时全靠人推。蜀地偏处西南一隅,蜀道崎岖,马匹等牲畜更是有限,运输粮草也只能靠人力,这种独轮车便应运而生。不过这种独轮车的机械原理十分简单,诸葛亮的本领也不至于如此平庸,更无须对木牛流马大书特书。
网络配图
另一种意见认为,木牛流马是种独特的自动机械。据《祖冲之传》记载,祖冲之在木牛流马的基础上,造出了更胜一筹的自动机械。以此可以推见,在三国时期利用齿轮制造自动机械已属常见。备受推崇的木牛流马不可能是汉代已有的独轮车,很可能是运用齿轮原理而制作的自动机械,但遗憾的是,祖冲之也并无任何实物、详图留于后世。
第三种意见认为,木牛流马是种独轮车和四轮车。木牛有前辕,一脚四足,一脚便是指一个大车轮,四足是前后两旁所装的四根木柱;流马前后四脚,即改良的人力四轮车。
网络配图
结合蜀地的环境,从川西到秦陇地区,沿途既有平原又有山地,尤其是出川的蜀道,又窄又险。木牛载重量大,行进缓慢,比较适合在平缓的道路上运行;流马有四轮,专门用于山区的运输,尤其是过栈道时,方便通过。
如今民间制作的木牛流马多种多样,各学者对木牛流马的解释也不尽相同。只是有一点疑问,假如木牛流马真的如此好用,应该被大力推广而广泛流传,却为何会失传。看来木牛流马的使用也是有相当的局限性。
TAG:
热门标签: 特惠(1) 恐惧(1) 山药(1) 屠夫(2) 皇宫里的女官(1)
注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立即处理,举报邮箱:1356571586@qq.com
随机关键词:

资源联系人
-
上一篇
历史奇闻!一代好色宰相为啥竟怕老母鸡?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好理解,因为我们许多人都怕蛇。如果换做老母鸡,你还会怕吗?多半不会怕,因为老母鸡不会咬人。但历史上真有这么一个人,不怕蛇,却怕老母鸡怕得要死。他就是写过“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等名句的南唐着名词人宰相冯延已。冯延已,江苏扬州人,原本并不怕老母鸡,不但不怕,还非常喜欢吃..
-
上一篇
多面潘安:不仅有貌美而且还有奇才
一千多年来,“貌若潘安”成为对一个男子容貌的最高称赞。近日,在距潘安老家河南中牟120公里的巩义,发现了这位美男子的真正墓冢——此前,只在河南巩义存有潘安的衣冠冢。 除了英俊的外表,能在史书上留有一笔的潘安,还有什么事迹是今天的人们所不了解的?他最终死于何因?网络配图 潘安,名岳,字安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