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空调西瓜葛优瘫 古人如何度过炎炎夏日?
在现在科技发达的社会度过炎热的夏季有无数种清凉解暑的方法,有空调、电风扇、空气制冷机,在饮食上还有不计其数的冷饮、饮料、水果……有人问了在没有这么多高科技的古代是怎么度过炎热的夏季的呢?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古代人的是如何度过夏天的。
网络配图
先说说古代人用来消暑的工具——扇子,据说扇子是虞舜发明制造的,起初并不是为了纳凉,而是为了彰显地位和身份的,后来人们经常拿在手里摇摆而生风,有多为竹编,所以又被人们称为摇风,更有文人墨客给它起了 “凉友”这个好听的名字,再后来很多的贵族人家便会用绢帛来制做扇子,这样的扇子摇起来的更省力气,文人墨客还喜欢在扇面上写诗作画,既可消暑又添情趣。到了汉代有一种名叫“叶轮拨风”的大型纳凉器具腾空出世,其消暑效果非常可观。
据《西京杂记》中记载:长安巧匠丁缓作七轮扇,大皆径丈,相连续,一人运之,满堂寒颤。这“满堂寒颤”四个字足以证明该器具令人震撼的纳凉效果。
网络配图
到了唐代出现了一种供人消暑的凉屋。凉屋通常是傍水而建,采用水车推动扇轮摇转,将凉气送入屋中,或者利用机械将水送至屋顶,然后沿檐而下制成人工水帘,屋子里自然会凉快起来。这个方法要比叶轮拨风凉爽的多。到了明代凉屋则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明朝文人高濂在《遵生八笺》中记载:霍都别墅,一堂之中开七井,皆以镂刻之,盘覆之,夏日坐其上,七井生凉,不知暑气。可见明代人在消暑时巧妙利用地理优势,掘井纳凉,天然环保。
我们再来说说饮食方面,凭借古代人们的智慧自然在饮食方面依然也不逊色与现代,早在三千年前商代的富贵人家就已经冬日凿冰并藏于窖,用来来年的夏季消暑之用。在周朝还专门设有掌冰权的凌人。凌人是西周时期朝廷中一个专门负责制作冷饮的职位,可见冷饮在当时是多么的珍贵。
网络配图
春秋末期甚至出现了冰厨,《吴越春秋》中就记载越王勾践出游时食宿于冰厨。到了唐代开始出现了商业性的藏冰户,也就是说冬天藏冰入夏便拿出来卖。到了宋代,冷饮有了新的突破。
南宋诗人杨万里曾对一种叫“冰酪”的冷饮大加赞赏:“似赋还咸爽,才凝又欲飘;玉来盘底碎,雪到口边消。
除了以上那些方法古人还有更加奇特的方法,中国自古被称为瓷器王国,古人除了用瓷器做碗、花瓶外还发明了瓷枕。冰冰凉凉的瓷枕在夏天枕于其上,睡觉当然凉快。
古代的夏天同样有蚊虫,躲避蚊虫也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但那时并没有蚊香,因此在古代人们在夏天一般是躲在蚊帐里睡觉,后来逐渐有人在帐内悬挂茉莉、珠兰等香花,夜帐中沁人心脾、香气四溢,还增添不少的情趣。
TAG:
热门标签: 孩子(43) 西湖(2) 刘备墓(1) 正义(1) 菠萝(1)
注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立即处理,举报邮箱:1356571586@qq.com
随机关键词:

资源联系人
-
上一篇
克死两任丈夫的平阳公主 最后嫁给了卫青大将军
平阳公主是汉景帝与王娡的长女,与汉武帝刘彻是一母同胞,平阳公主一辈子经历每次都给他带来很大触动的三段婚姻。 最初平阳公主嫁给了功勋的后代曹寿。婚后的谈不上多么幸福但是两人却很合得来,还有了一个孩子,但是幸福的日子很短暂,几年后曹寿得了一场重病而身亡,平阳公主独自承受着失去爱人的苦楚。过了几年..
-
上一篇
甄嬛传中甄远道被流放的宁古塔在什么地方?
我们经常在清朝有关的电视剧中会听到各时期的皇帝在经常说的一句超级经典的台词:将其发往宁古塔,永世不得入关!你每每听到宁古塔这三个字有没有想过宁古塔究竟在哪里?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旧时宁古塔属环境恶劣,寸草不生,五谷不长的边远地区,这里非常适合罪犯改造。其实宁古塔不是真正的“塔”,而清代宁古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