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贵的包子价值三十万 有钱都不一定能吃到
包子是一种古老的传统面食,距今1800多年,相传由三国时期诸葛亮发明。但“包子”这个名称的使用则始于宋代。相传三国时期,诸葛亮率兵攻打南蛮,七擒七纵蛮将孟获,终于使孟获终于臣服。诸葛亮班师回朝,途中必须经过泸水,军队车马准备渡江时,突然狂风大作,浪击千尺,鬼哭狼嚎,大军无法渡江。此时诸葛亮召孟获问原因。原来两军交战,阵亡将士无法返回故里与家人团聚,故在此江上兴风作浪,阻挠众将士回程。大军若要渡江,必须用49颗蛮军的人头祭江,方可风平浪静。
网络配图
诸葛亮心想两军交战死伤难免,岂能再杀49条人命?他想到这儿,遂生一计,即命厨子以米面为皮,内包黑牛白羊之肉,捏塑出49颗人头。然后陈设香案,洒酒祭江。从此,在民间即有了“馒头”一说,诸葛亮也被尊奉为面塑行的祖师爷。诸葛亮创始的馒头,里面加上了牛羊肉馅,工序复杂且花费较多。于是,后人便将做馅的工序省去,就出现了白馒头(不带馅的)。之后包子的种类越来越多,有小笼包、中包、大包。包子里的馅更是多达几十种,猪肉、羊肉、牛肉、粉条、香菇、豆沙、芹菜、包菜、韭菜、豆腐、木耳、干菜肉、蛋黄、芝麻等等。而包子真正吃出花样的是在宋朝。
公元1015年,大中祥符八年二月,宋真宗的太子诞生,真宗皇帝十分高兴,便蒸了包子遍赏群臣。王公大臣领回去掰开一看,里面的“馅”竟是金银珠宝。这还不算什么,真正牛的是北宋大奸臣蔡京。蔡京的包子才是历史最牛的包子,他的一盘包子价值近三十万人民币,堪称天价。蔡京是北宋有名的大奸臣,此人最喜欢吃鹌鹑羹和蟹黄包。蔡京每吃一次鹌鹑羹,需要杀鹌鹑300只。而蔡京最喜欢吃的是吃蟹黄包,不过蔡京的蟹黄包可不是一般的蟹黄包。
网络配图
蔡府后厨专设的包子组,包子组下又分制馅、制皮、蒸锅等小组,而在制馅小组内又分配料、调味等,配料下又分几个专业,如蟹肉、葱丝、姜丝等。所以,蔡京做一盘蟹黄包的花费就是一千三百贯钱。那么,一千三百贯是多少钱?
按照当时货币兑换是:1两黄金=10两白银=10贯铜钱=10000文铜钱。一千三百贯钱就是一百三十两黄金。而当时的一两黄金折合成现代的人民币是1480元,但也有说人民币3000元,我们就按人民币2250元计算。因此,一千三百贯钱就是人民币292500万,近30万。也就是说蔡京吃一盘蟹黄包就要花费近30万人民币,相当于当时50户普通家庭一年的收入总和。堪称史上最贵的包子,叫天价包子。当然,30万对于有些人来说不算什么,但蔡京的蟹黄包有钱还不一定能吃到。据说蔡京只有在重要客人到府上作客才会上这道蟹黄包。
网络配图
《鹤林玉露·镂葱丝》中还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徽宗年间,有人买了一个小妾,小妾自称是太师蔡京府上包子厨房的。那人很高兴,便让她蒸包子,奈何小妾却推辞说不会。那人问:“你不是太师府包子厨房的,怎么不会?”小妾回答:“妾是包子厨房专管切葱丝的。”这才真是“低调的奢华”。当然,这种天价包子也只有蔡京这种大奸臣想得出、做得出。众多周知,蔡京和王黼(fu)、童贯、梁师成、朱勔(mian)、李邦彦等一起被称之为“北宋六贼”。这六个人贪赃枉法、横行霸道、为非作歹,弄得民不聊生,时人唱:“打了桶(童贯),泼了菜(蔡京),便是人间好世界。”
蔡京此人天生长着一副奸臣相,凶狠狡诈,舞弄权术。蔡京曾是王安石变法的追随者,王安石遭贬,他又积极支持保守派司马光,受到司马光的赞扬。仅从这一点上看,蔡京就是个投机分子,谁在朝廷上掌权,他就投靠谁。蔡京的确是又奸又坏的小人。
TAG:
热门标签: 吉兆(1) 目前(7) 跨度(1) 齿件(1) 殉葬模式(1)
注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立即处理,举报邮箱:1356571586@qq.com
随机关键词:

资源联系人
-
上一篇
明朝的锦衣卫有多厉害?电影里演的都是小儿科
锦衣卫原先是军事建制。明初的军制比较简单,其基层单位是“卫”和“所”,京城的禁卫军所辖卫所为48处。朱元璋改革禁卫军,建立了12个亲军卫,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锦衣卫”。锦衣卫的首领称为指挥使,由皇帝的亲信武将担任,很少由太监担任。网络配图 其职能是:“掌直驾侍卫、巡查缉捕”,即一部分是负责执掌..
-
上一篇
一顿饭6万!慈禧太后一顿饭竟吃100多道菜
一顿饭100多道菜,一天吃350个西瓜,一个鸡蛋18两白银,一天吃掉200两白银……这是大清朝的慈禧太后每天吃饭的日常。慈禧太后的生活之奢靡,饮食之靡费早已闻名遐迩,中外皆知。 据说,慈禧每顿饭要摆出108道菜,其中一个大盘还要作出“万寿无疆”的字样。有人统计,慈禧每顿饭需要耗费一百多两白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