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明宣宗是发动中国第一次大规模扫黄的人
子曰:“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告子又曰:“食色性也。”这说明,美色和吃饭,都是人生不可或缺的大事。
在这种理论的指引下,中国从古以来,就有比较繁荣的性产业——准确地说,是从春秋时期的齐桓公时代开始。这一路下来,虽然历经朝代兴衰,帝王兴替,唯一不变的是“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图片来源于网络
那时候,皇帝管天管地,禁这禁那,唯独对青楼是不管不禁的。不但不禁,还给与支持。比如,宋朝风流皇帝宋徽宗,就多次到青楼慰问看望第一线工作人员,还与优秀员工李师师秉烛夜谈,彻夜不归。为了避免扰民,宋徽宗还专门从皇宫里挖了一条地道,直通青楼。
当青楼一线工作人员出现紧缺时,皇帝往往把犯罪人员的妻女送往青楼,充实力量。
直到明朝明宣宗朱瞻基的出现,这种现象才得以改变。
公元1429年,这是朱瞻基登基的第四个年头,他发动了中国第一次大规模的扫黄运动。他一声令下,查封了北京和其他大城市的大批妓院,废除了原有的官妓制度,禁止官员携妓宿娼,“凡官吏宿娼者,杖六十,媒合人减一等,若官员子孙宿娼者罪亦如之”。
朱瞻基为何要扫黄?这是因为,当时的官员们做得太过分了。
网络配图
我们知道,在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鼓励下,明朝初至中叶的娼妓业特别发达。明朝人开青楼甚至成了一种主流文化。当时,还出现了一本研究、评价妓女的《嫖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嫖妓指南。
在这种情况下,明朝性工作者遍地开花。不但一个大城市有数以千计,就是穷乡僻壤也有小规模活动。后人笑话明朝曰:“忠臣不如叛臣多,名将不如名妓多”。正是活生生的写实。
受这种主流文化的影响,明朝官员往往没有心思上班,沉醉于温柔乡里,不可自拔。而更为严重的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鼓励开妓院,是为了吸引那些腰缠万贯的“土豪”,多到青楼消费,带动GDP。没想到,腰缠万贯的“土豪”并没有成为青楼消费的主力军,倒是拿国家工资的官员,经常光顾青楼。有的还用公款消费。
所以,朱瞻基的“扫黄令”,针对的是官员,并非民间消费者。也就是说,只要你不是官员,那么“马照跑,舞照跳”。
朱瞻基“扫黄”的措施非常严厉。他将大明两京一十三省经营了数十年的官营妓院全部革除,严令御史纠察官员德行品性,胆敢违令狎妓宿娼者,必然罢职,永不叙用。而士子嫖妓,也要受处罚,甚至在科考中不予录用。
网络配图
只不过,让朱瞻基万万没有料到的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官员们早已想好应对之策。你不让我嫖妓对吧?那我就娶妻纳妾,多养几个小妾。
你看,出外嫖妓变成了蓄养小妾,从而使得“扫黄”查无可查,禁无可禁。
朱瞻基虽然年轻有为,可他运气不好。38岁时,就在短期患病后意外地死去。在位仅仅10年。
“一朝天子一朝臣”。朱瞻基死了,他发动的“扫黄”运动也迅速终结。明朝上下百官被短暂压抑的欲望迅速反弹,整个社会“淫风大炽”,比过去反而更厉害了。以至于出现了更加繁荣昌盛的秦淮风月。
TAG:
热门标签: 缸压(1) 糜芳(2) 需求(7) 社会工作师(2) 高级(5)
注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立即处理,举报邮箱:1356571586@qq.com
随机关键词:

资源联系人
-
上一篇
驸马去找公主时没贿赂宫女 被太监打的头破血流
给皇帝当女婿,抱得美人归又靠上个好丈人,当驸马似乎是一步登天的好事。但是,并不想每个驸马都可以呼风唤雨,混的不好甚至被宫女欺负被太监打得头破血流。 明朝的驸马是最不好当的,简直就是借种的种猪,在皇家面前毫无地位可言。刚结婚就要分居,只能住在外面随时等候公主召唤,每次去找老婆还得先贿赂宫女,否..
-
上一篇
嫁的最远的公主有多远?新娘在路上新郎已等死
中国历史上几乎每个朝代都有和亲的公主,但从来没有人像她嫁的这么远,她的和亲队伍出发时她要嫁的夫君刚即位成为国王,等到她到达时国王已死在王位上。而且,她嫁的其实是自己一家人,算不上是真正的和亲公主。网络配图 阔阔真公主是元世祖忽必烈时期的公主,她要嫁的夫君叫阿鲁浑,本来是娶了一位公主当老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