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训历史悠久:孔子竟也当过军训教官
在中国历史上,很早就开始了对学生的军事教育,周朝的标准课程有“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其中射就是射箭技术,御则是驾驶马车的技术,因为一直到春秋时战车都是战场上重要的作战工具。
孔子是中国民教育的开创者,他在教育过程中,将射御之术看得与礼乐教化一样重要,《孔子家语·观乡射》就记载有孔子教射的内容。
秦汉之时,学校军训则开始走下坡路了。儒家学术逐渐被奉为正统,随着略去军事教育内容的新六艺成为主导,军训的职能弱化为一种礼仪程式。
网络配图
隋朝时,开始“偃武修文”大力削减武备,国家教育重点由学武转为修文。科举开始成为主流,文、武分举后,文举不考武学,文人学子为谋取功名,无暇学习军事,军训渐渐被弃之不顾。
到了宋朝,兴文教、抑武事的政策被推向高潮,武将地位被读书士子全面超越。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军事训练就变得毫无必要了。这样的情况一直延续到近代,除了历朝历代开国打江山时很短的时间里重视一下军事训练,绝大部分时间都是文人闭门只读书的情形。
近代“军国民”思潮
网络配图
近代以降,几千年来“重文轻武”的传统教育受到了西方列强“船坚炮利”的武力冲击,洋务运动以“师夷长技以制夷”为口号,从器物着手,最先发展中国的近代实业与军事,并开设学堂传授西学。
1894年甲午战争中的惨败,全国上下意识到“强兵尚武”的重要性。康有为提出各级学堂应重体育,提高国人的身体素质,并特别提出练习兵式体操。蔡锷第一个倡导了“军国民”的教育,培养具有“国魂”的国民,对国民进行军事训练。
1902年,蒋百里发表《军国民教育》一文,明确提出军国民教育的实施应通过学校教育,训练学生行军、射靶、击剑、野外演习等能力。清政府于1906年终于颁布《教育要旨》,把尚武教育正式列入教育宗旨,正式颁布学校军训的的办法。
网络配图
中华民国成立后,教育部颁布《普通教育暂行法》,明确规定高等小学以上体操应注重兵式。之后,许多学校还组织了“少年义勇团”或“童子军”,借以培养学生的尚武精神和军事技能,学校军训迅速展开。
一战结束后,受国际思潮影响,教育界认为德国的战败是“公理战胜强权”的结果,不再强调军事训练了。1922的《壬戌学制》取消了军国民教育,学校军训随之停滞。
TAG:
热门标签: 美团(2) 人间(6) 九子夺嫡(1) 唐宪宗(1) 剧情片(1)
注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立即处理,举报邮箱:1356571586@qq.com
随机关键词:

资源联系人
-
上一篇
揭秘古代四大神秘阴门职业 赚死人钱有秘规!
阴门职业,就是赚死人钱的行业。古代赚死人钱的职业有不少,比如卖寿衣、卖棺材、扎纸、赶尸、守墓等等。过去讲“死人为大”,买东西没有划价的,工钱也没有少给的,所以干这些职业一般都很赚钱。有一些赚死人钱的行业很神秘,都有独门秘规,破戒会很麻烦,轻则断子绝孙,重则掉脑袋。这些职业都是什么呢?就是下面这..
-
上一篇
慈禧死后李莲英为何能够保住小命?他用了三招
太监变成皇帝的宠臣,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有很多的朝代都出现了,当朝红人是太监的事情。甚至于历史上有些太监的权利比皇帝还要大,但是这些太监也都是靠着主子,如果主子没了,他们第一时间就会被人拿走小命。因为恨这种人的人太多了。值得一提的是也有过忠心的好太监,只不过太少了。网络配图 有趣的是,似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