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女子穿衣有讲究:孀妇姨太太竟不许穿红裙
裙子是当今许多女子极其钟爱的服装,就裙子的功用来说,古代的裙子和现在的裙子有不小的差别。
在古代,女子穿裙子主要是为了讲究礼节,而不是为了展示自身的妩媚和俏丽。中国古代对于女子的言谈举止以及装束都有着极其严格的要求。
网络配图
明朝李渔在《闲情偶寄》中写道:“妇人之异于男子,全在下体。男子生而愿为之有室,其所以为室者,只有几希之间,掩藏秘器,爱护家珍,全在罗裙几幅。”
古人对于女子的下体有着强烈的神秘感和神圣感,并强调女子以裙子遮掩下体,否则,就会被认为是轻薄和无耻。
不论是年老的还是年轻的女子,只要结婚成家,就要经常规规矩矩地穿着整齐的裙子,即使在家里也要如此。如果客人来访,遇到主妇没有穿裙子,就会被认为是对客人的不敬和失礼,传扬出去会遭到耻笑和白眼。
女子在家里一般都穿黑颜色的裙子,其样式以褶裥裙为多。当时,对于裙幅的数量也很有讲究,裙幅初为六幅,即所谓“裙拖六幅湘江水”;后用八幅,腰间有很多细褶,行动辄如水纹。
网络配图
到了明末,裙子的装饰日益讲究,裙幅也增至十幅,腰间的褶裥越来越密,每褶都有一种颜色,微风吹来,色如月华,故称“月华裙”。月华裙是一种色彩缤纷的裙子,仿佛月华一般动人心弦,而且高雅鲜丽,深受当时女子的青睐。
到了清末,有一种约定俗成的规矩,女子不能随意穿红裙子。民国时期的作家包天笑在他的《衣食住行的百年变迁》一文中说:
“红裙子要夫妇双全才可以穿。若是一个孀妇,不许穿红裙,而且永远不许穿红裙的。如果应穿礼服的时候,青年少妇可以改穿别种颜色的裙子,浅碧淡青,各随所好,但总觉得不快于心;
网络配图
老年人已是儿孙绕膝了,可以改穿黄色的裙,而且直到死,终不能穿红裙;还有夫妇之间,惟正室可以穿红裙,姨太太不许穿红裙,即使是她的儿子已是科甲发达做了大官,不许穿就是不许穿。”
当时,为了女子能否穿红裙子,出现了无数嫡庶之争的家庭纠纷。后来,一些思想进步的文化人提倡妇女解放,女子们不再裹脚,旗袍也迅速流行开来,女子们穿裙子也有了选择的自由。
TAG:
热门标签: 赵蕊蕊(1) 川贝粉(2) 塘柳(1) 七贤郡幼儿园(1) 誉为(2)
注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立即处理,举报邮箱:1356571586@qq.com
随机关键词:

资源联系人
-
上一篇
揭秘:名门闺秀陈皇后为啥败给草根卫子夫
陈阿娇可不是一般的女人!她是汉武帝钟情的第一个女人,同时也是汉武帝的亲表姐。阿娇的父亲陈午,是堂邑侯陈婴曾孙。陈婴本来和项羽同时起兵反秦,深孚民心,东阳民众推他称王。但陈婴听从母亲告诫,归属项梁,后转投刘邦,成为开国元老,封为“堂邑侯”。陈午袭封侯爵,摘得金枝玉叶,娶长公..
-
上一篇
揭秘三国霸主们运用人才的奇葩方式有哪些?
在三国中,人才是一个军阀割据能否长久的决定性因素,于是,各方霸主各显神通做出了一件又一件奇葩的录用人才行为。有些甚至能让人哭笑不得。网络配图 1、董卓选材,你不来我就杀你全家 董卓够狠,选材方式也很别致,你不来,我就杀你全家,那时候,董卓专权,行废立之事,小皇帝登基,董卓做了相国,剑履上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