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为何要打更?红楼中道出另一个奇特的作用
打更是古代民间的一种报时制度,最早起始于先秦时期,成熟于汉代,但最初的打更制度是官厅专属,直到元朝之后才推广到民间。打更的人统称为更夫,他们每天夜里敲着竹梆子或锣在规定的区域内巡夜报时,并提醒各家各户防火防盗。
古代为什么要打更呢?这是因为在白天人们从事生产活动时,可以根据太阳的方位或计时器来判定时间,到了晚上,人们在休息时,就需要一种专业的报时制度来报告时辰,以方便正常的作业和生产。由此,更夫这一职业便应运而生。
网络配图
古代最早的计时工具叫日晷,是根据太阳的方位来判定时间,但这种计时器在阴天时便失去了作用。此后,古人们又发明了漏刻来计时,漏刻是一种滴水计时的工具,这种计时工具虽然弥补了日晷阴天失灵的弊端。但在冬天时,水容易结冰不利于使用,随后经过改进,更方便易用沙漏计时取代了滴水计时。
打更在古代是一种很辛苦的职业,因为更夫彻夜不能睡觉,必须守着沙漏或者其他的计时工具,才能掌握精确的时间。在夜晚,更夫通常要打5次更,即晚上七点,打落更,晚上九点,打二更,晚上十一点,打三更,凌晨一点,打四更,凌晨三点,打五更。为什么没有六更呢?因为在古代,晚上没有什么娱乐节目,人们日落而栖,日出而作,一直保持着早睡早起的习惯。
网络配图
在皇宫中,皇帝在五更过后就要起床准备早朝,在民间,五更过后,就意味着一天的生产工作正式开始。另外还有一种说法是五更天鬼在串,此后再打更就会让他们受到惊吓,影响他们回到阴间报道,如果滞留阳间就会成为祸害。
打更除了报时外,还有什么作用呢?在名著《红楼梦》中有这样一段描述:晚上吴贵到家,已死在炕上。外面人人因那媳妇不妥当,便都说妖怪爬过墙吸精而死。于是老太天着急的不得了,派了好些人将宝玉的住房围住,巡逻打更。
网络配图
在古代的很多文学作品中,都有打更驱鬼的习俗。打更跟驱鬼这两件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为何能连在一块呢?这是因为打更最早起源于原始的巫术,主要是用来驱鬼的,而在巫术中,必须由法力高深,受人尊敬的巫师才有资格打更的。虽然后世没有了巫师,但打更驱鬼这一习俗却也深入人心。
在林正英主演的电影中,很多更夫都在深夜遭遇过诡异的事情,那更夫打更时心里会害怕吗?我想会的,但既然敢打更,多半是胆大之人,心理素质是过硬的,加上手里拿有驱鬼利器,多少可以增加点安慰。另外在古代考虑到更夫的人身安全问题,打更时一般是两人为一组,一人拿锣,一人拿梆,两人合作,也算有个照应。
TAG:
热门标签: 供水(1) 虎皮(1) tvb(4) 怪石(1) 失恋(2)
注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立即处理,举报邮箱:1356571586@qq.com
随机关键词:

资源联系人
-
上一篇
夷陵之战前:陆逊对孙权说了一句安心话应验了
在关羽兵败荆州后不久,刚刚称帝的刘备,急欲通过一场战争,尤其是大胜的战争来证明自己,不顾群臣的反对,尽起蜀汉精锐东征孙权,声势浩大,大有一举吞并吴国之意。网络配图 在这场战争中,东吴军队的统帅陆逊使用了以逸待劳的战法,在夷陵地区阻挡了刘备大军的进攻长达六个月的时间,双方在此地僵持,原本锐气正..
-
上一篇
皇帝想废掉太子 太子妃竟只用一招得到帝心!
明仁宗诚孝张皇后,真名不详,她是明仁宗的原配夫妻,其父亲是指挥使张麟,明太祖洪武二十八年,朱高炽被立为燕王世子,张氏被封为燕王妃。朱元璋死后,继承皇位的朱允炆开始实行削藩,引发了藩王与中央的靖难之役。网络配图 在长达4年的靖难之役中,燕王朱棣最终攻破南京,建文帝朱允炆不知所踪。朱棣也顺应局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