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衡凿壁借光之后:因贪腐被贬为平民
汉代匡衡“凿壁借光”的故事可谓妇孺皆知。据说匡衡小时候家境贫苦,上不起学,可他特别渴望读书求知。怎么办呢?匡衡白天要帮助父母干活,只有晚上能读书,聪明的匡衡想出了在墙壁上凿孔引邻家的烛光读书的办法。
网络配图
书籍在汉代是很宝贵的,像匡衡这样的贫苦之家不可能拥有丰富的藏书。匡衡为了读书,去乡里藏书很多的富有人家打工,并且声明不要报酬,只要能读遍家中藏书就行。
功夫不负有心人,匡衡后来成长为学问家,他励志求学的精神更是在朝中广泛传扬,甚至连当时还是太子的刘奭都拜他为师。
初元元年(公元前48年),刘奭即位,是为汉元帝。匡衡很快被提拔为光禄大夫,相当于高级顾问,匡衡出入在元帝左右,甚是风光。建昭三年(公元前36年),元帝又提拔匡衡担任丞相,为百官之首,并封乐安侯,食邑六百户。汉制凡是封侯者,都要赐予一定数量的土地作为其采邑。
匡衡当时的封地有3100顷,封地中的租税都归匡衡享用。对于昔日那个“凿壁借光”的穷孩子匡衡来说,这笔巨大的财富应该能让他知足了吧。
网络配图
可当时因为土地丈量有误,偏偏给匡衡多圈出了400顷封地。这件事开始匡衡也许知道,也许不知道,但问题的关键是当下属向匡衡报告这件事后,匡衡企图将错就错,在大是大非面前不辨是非,不愿吐出这块到口的肥肉。
地方官员畏惧匡衡的权势,也不敢得罪他,竟曲承其意,让匡衡得以侵占这原本不属于他的土地。 《汉书》记载匡衡派仆人到这块地上收谷达千余石。
网络配图
但是纸终究包不住火,后来有人向元帝举发匡衡侵占土地,尽管匡衡位极人臣,很得元帝器重,但像他这样明目张胆地违法乱纪,元帝如何能容忍?最终,匡衡被撤职法办,他的爵位和封地都被剥夺,并且被贬为平民。
这就是匡衡的人生“怪圈”:因为贫穷而奋发,奋发而有名有位,有名有位而忘形,忘形而身败名裂。
TAG:
热门标签: 贾似道(1) 场均(1) 相由心生(1) 素炮(1) 营业执照(18)
注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立即处理,举报邮箱:1356571586@qq.com
随机关键词:

资源联系人
-
上一篇
新水浒:贡官吹嘘宋江放马后炮意欲何为?
在“顺民”社会,领导一句话下属得乖乖听着,不仅要能拍马屁,跟在领导后面唯唯诺诺。还要不时应声而道曰:“嗻”。以显领导无所不知的“伟人”风范和下属如狗腿子般的“汉奸”本色。宋江想要打破这种平衡,所以他必须得到惩罚。而受过惩罚之后,当那群贡官幡然悔悟得知宋江原是一方人物时,自然会唏嘘不已,以为自己..
-
上一篇
李世民为何冷落爱将秦琼与尉迟敬德?
在封建史家的精心PS之下,后人眼中的唐太宗英明神武、从谏如流、任人惟贤,无论文治,还是武功都可以归类为一代明君。 透过表相看实质,这样的评价显然经不起推敲。从登基前后对待心腹旧将的态度变化,就看得出来,李世民用人不是惟贤。世人皆知,秦琼、尉迟敬德是秦王麾下猛将,二人是李世民最亲信、最得力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