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盗墓贼什么都敢偷 唯独一样东西从来不拿
中国古代有厚葬死者的传统。特别是帝王将相,他们在生前享尽荣华富贵;死后还将大量金银珠宝带入陵墓中当作陪葬品,妄想在他们想象中的另一个世界,继续享受在人间一样奢侈的生活。
比如,秦始皇陵墓中就藏有大量的奇珍异宝。截至目前,已出土珍贵文物5万多件。其中,有兵马俑、青铜剑、青铜鼎等八大文物,堪称国宝级稀世珍宝,其价值无可限量,怎么估计都不过分;
比如,汉高祖刘邦按照当时汉城都城长安建造了陵墓长陵,规模极其庞大,而且陪葬品极为奢华。连陪葬坑里,都不乏有“金缕玉衣”这种国宝级的陪葬品;
网络配图
比如,汉武帝刘彻曾经动用全国赋税总额的三分之一,来为他营造茂陵,这使得茂陵的地宫内充满了奇珍异宝。单单从数量上来说,这些陪葬品超过了包括秦始皇在内的历朝历代的皇帝陵墓;
比如,大家所熟知的慈禧太后,其陵墓里更是摆放着无数价值连城的陪葬品。后来,军阀孙殿英打开定慈禧的地宫后,获得了数不胜数的珍珠、翡翠、玉石、象牙、雕刻、字画、书签、宝剑等珍贵文物,共装了30辆大车。这还只是慈禧陵墓中一部分陪葬品。
网络配图
当然,也就是从帝王将相们崇尚厚葬这一刻开始,一种新的职业产生了:盗墓。盗墓贼觊觎陵墓中那些价值连城的陪葬品,往往胆大包天。他们不管是帝王将相,还是权贵富豪,一律是“挖挖挖”。这使得历朝历代的帝王将相陵墓,几乎无一例外地遭到盗墓贼的“光顾”,受到严重的破坏。
盗墓贼在掘开陵墓后,总是会选取最值钱、且容易携带的陪葬品。可是,有一类陪葬品,不但价值很高,而且容易携带,但盗墓贼从来不拿走。
什么东西?就是“黄金有价玉无价”的玉器。
1994年,我国考古学家在徐州东郊南麓发掘了西汉楚王刘戊的陵墓。楚王陵墓凿石为室,穿山为藏,墓室嵌入山腹内深达百余米,规模非常庞大,在国内外考古学界引起了轰动。然而,在考古学家发掘之前,楚王陵墓就已经被盗墓贼盗掘,几乎洗劫一空,大量陪葬品已经被盗走。
网络配图
不过,在陵墓中,还保留有为数不少的玉器。其中,陵墓中有一件价值连城的金缕玉衣,盗墓贼也仅仅是将衣服上的金丝盗走,而将玉片留下。
我们知道,玉是一种贵重的宝石,远远超过黄金,而且重量比较轻,照说,应该是盗墓贼首选之物。为何盗墓贼不将玉器盗走呢?这得从古代的等级制度说起。在古代,自东周以来,玉器就不是寻常之物,而是一种身份等级的象征,传达出君臣贵贱、尊卑等级、地位高下等信息。并不是说,你有钱有权有闲,就可以随意佩戴。
以周朝为例,周代天子才可以使用真玉,天子以下贵族组则不能全部用真玉。以唐朝为例,三品以上文武官员才有权佩用玉带銙。盗墓贼如果将玉器盗走,就会面临两大难题:一来很难变卖,二来自己又不便使用,反而很容易惹来杀身之祸。基于此,盗墓贼宁愿带走价值更低的黄金,而从来不拿玉器。
TAG:
热门标签: 丙二醇(1) 汉献帝(4) 刺激性(1) 交换律(1) 吉祥(6)
注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立即处理,举报邮箱:1356571586@qq.com
随机关键词:

资源联系人
-
上一篇
解密:历史上公开支持丈夫纳妾的古代奇女子
这个题目有点怪,女士莫骂.故事不是现在的事情.故事发生在大宋朝.礼部属官李之问是个漂亮的公子哥,有点才华,在长安做官期满,回到京师赋闲的时候,又一次在烟花柳巷闲坐,偶遇漂亮的女子聂胜琼。那聂胜琼不仅温文尔雅善解人意而且知书达礼,尤其是锦心绣口,善写一手难得的乐府词。网络配图 二人缠缠绵绵,李..
-
上一篇
和珅为何往灾民米汤中大撒沙子 竟是用心良苦?
和珅是历史上有名的大贪官,仗着乾隆的宠爱,结党营私,大肆敛财,名下田产店铺无数。不过就是这样一位大贪官,在赈灾的时候却做了一件十分英明的事情,虽然这件事曾让百姓对他恨之入骨,但也不得不说一声他是用心良苦。网络配图 乾隆年间,多地出现大饥荒。灾区庄稼严重歉收,颗粒无收,老百姓家里缸中无米,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