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身后事知多少!揭什么是棺什么是椁?
前几日,重庆市涪陵区某处施工工地,挖掘到一东汉时期的墓葬,距今约1800年,年代久远,古墓封门砖已不见,墓室内的棺椁已经碳化,全无人骨痕迹,初步推断该古墓曾被扰动。
虽然在现代,尤其是推行“火化”之后,人死后的丧葬礼节在慢慢简化。但不得不说,土葬是自古以来中原地区最最主要的殡葬方式,至今也还在延续。
网络配图
古代人极其重视死后的事情,所以才有“棺椁”,只不过发展到现代只剩了“棺材”,其实就是最里面那层用来放尸体的长方形葬具。椁包裹在棺之外,可以放置较多的随葬品。可见,棺小椁大;棺在内,椁在外。
棺椁并不是寻常人家的丧葬方式,而是贵族特权,周代就有关于丧葬的礼仪规定。天子要用二椁五棺,也就是说,天子的尸体要用两层椁,五层棺。
战国时期的《荀子、礼论》中记载,天子棺椁七重、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从上到下依次递减,诸候用一椁四棺或者三棺两椁,大夫用一椁二棺,士用一椁一棺,老百姓就只剩下了一棺了。
其中,最外层的称为“大棺”,尺寸上也有差别,天子大棺厚八寸,大夫大棺厚六寸,庶民老百姓只准厚四寸。
著名的马王堆汉墓,一号墓和二号墓,分别是西汉长沙诸侯国丞相第一代轪侯利仓的妻子辛追和利仓本人,属于诸侯级别墓葬。部分棺椁已经腐烂,但可以分辨一共是四层棺一层椁,符合当时“诸侯五重”的等级制度,最外层的黑漆素棺体积最大,长2.95米,宽 1.5米,高1.44米,大约是一具尸体的三倍了,足见其庞大。
网络配图
一号墓女主人辛追,就是千年不腐女尸,皮肤覆盖完整,就像是刚死去的尸体一般,毛发尚在,肌肉尚有弹性,部分关节可以活动。
世界上最重最大的棺材,当属春秋晚期曾国的君主曾侯乙的奇棺,挖掘时间比较近。
棺椁除了套数多少之外,从材质和结构上也有等级之分,其中最高级的当属柏木黄肠题凑,是中国历史上最高级的葬具,在棺椁之外设置。皮后的柏木黄心累于棺外,称之为“黄肠”;“题”指题头,即木材接近根部的一端,“凑”指向内聚合,强调的是木头摆放的形式和结构,也就是木头的端头向内排列。
黄色的柏木心堆垒而成,异常坚固,起到“防盗门”的效果。
广陵王墓、秦公一号大墓都发现了黄肠题凑,属天子享用级别。天子以下的诸侯、大夫、士也可用题凑。但一般不能用柏木,而用松木及杂木等。但经天子特许,诸侯王和重臣死后也可用黄肠题凑,如汉霍光死,汉宣帝“赐给梓宫、便房、黄肠题凑各一具”。
网络配图
自古至今,丧葬制度都与去世者身份等级高度一致,并寄托了极大的精神力量。古代人“事死如生”,现代人希望逝者安息。
TAG:
热门标签: 细蜡(1) 妺喜(7) 分手后极度厌恶前任是为啥(1) 邓文迪(1) 本职工作(1)
注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立即处理,举报邮箱:1356571586@qq.com
随机关键词:

资源联系人
-
上一篇
古代考生考前为啥要逛青楼?多人逛后金榜题名
中国的科举制度,存在了几千年,古人们科举考试前也讲究放松,那么他们都会干什么呢?网络配图 有些有条件的人,一般都会去青楼,说白点就是逛窑子。据记载,青楼的地点十分的奇怪,大多跟考场离得很近,因为科举一旦遇到科举考试,这里生意就是大好。当然这里说的青楼,并不是低俗的,有些人卖艺不卖身,考生去里..
-
上一篇
刘备诸葛亮玩调情游戏:三顾茅庐就是其中一幕
刘备和诸葛亮,早在见面之前,便已经彼此闻名,互有好感,情愫暗生。本来,神交于千里,相忘于江湖,也是一桩浪漫之事。然而,刘备并不愿以此为满足,他率先采取了行动,前去拜访诸葛亮,希望和诸葛亮发生更进一步的实质性关系。我们先分析刘备的心态。刘备第一次前去拜访诸葛亮时,自然是带有某种期望值的。《笑林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