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人的豪宅前总放两尊石狮子?
古人常在住宅大门前摆放两尊石狮,以镇宅护院,这种习俗沿袭至今。
那么,这种习俗是怎样形成的呢?
这种用石狮子做守门神兽的习俗,大约形成于唐宋之后。唐朝时,长安城是当时世界上最辉煌的都城,政府规划了“坊”——相当于现在的街区——作为住宅区。坊有围墙,有坊门,便于防火防盗。坊门一般制成牌楼式,并在上面写上坊的名字。坊柱由一对大石块夹着,以防风抗震,固定坊门。
网络配图
为了避免石块的生硬单调,能工巧匠们就在上面雕刻了狮子、麒麟等瑞兽,既美观实用,又寓意吉祥。这应该就是用石狮子来护卫大门的雏形。宋元以后,坊退出了历史舞台。一些大户人家为了体现自家的声势,就参照坊门的样式加以简化,树立了门楼。而坊门旁的夹柱石,就演化成了守门的石狮。元代,看门的石狮子由豪门大户走向民间,并相沿成习。
将石狮子摆在大门口到底有何寓意呢?
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些说法:
一,避邪纳吉。狮子在古人心目中历来是驱魔避邪的瑞兽,所以早在汉代时就曾用它来镇守陵墓。在乡间路口设立石狮子与“石敢当”,也都是希望它们能够镇宅、避邪,禁压不祥。
二,预卜灾害。在传说中,狮子有预卜灾害的灵力。如果遇到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石狮子的眼睛就会变成红色或流血,人们可以据此提前避难。
三,彰显权贵。宫殿、王府、衙署、宅邸等处的守门石狮,往往都气宇轩昂,显示出主人的权势和尊贵。如北京天安门前金水河畔的两对威风凛凛的守卫皇城大门的石狮子,就体现了皇权至尊、神圣不可侵犯的意味。
四,艺术装饰。石狮的造型多变,工艺精美,是出色的艺术品。明清以后多在雄狮爪下踏一个“绣球”,雌狮脚下踩一个幼狮,不仅美观,还体现了人们祈望太平祥和的美好心愿。
网络配图
寺院门前的石狮子
石狮子使用方式
看门的石狮子的摆放是有规矩的。一般来说,都是一雄一雌,成双成对的,而且一般都是左雄右雌,符合中国传统男左女右的阴阳哲学。放在门口左侧的雄狮一般都雕成右前爪玩弄绣球或者两前爪之间放一个绣球;门口右侧雌狮则雕成左前爪抚摸幼狮或者两前爪之间卧一幼狮。
石狮子在大门两侧的摆放都是以人从大门里出来的方向为参照的。当人从大门里出来时,雄狮应该在人的左侧,而雌狮则是在人的右侧。而从门外进入时,则刚好相反。有些建筑物大门里外都有一对石狮子的话,门的外面(也就是进门方向)是雄狮在右侧,雌狮在左侧;门的里面(也就是出门方向)是雄狮在左侧,雌狮在右侧。
也就是说,如果从大门里出来的话,门的内外两侧左边一定是雄狮,右边一定是雌狮。每月农历15号,要按时洗目,用清水调和御守盐,擦洗石狮子眼睛,寓意看清小人,明辨善恶,招财进宝、除恶扬善。
网络配图
上面的所述的情况是带有普遍性的,但是也有一些例外的情况。例如嘉峪关内侧关帝庙前的石狮子,曲阜孔府前面的石狮子,鼓楼内东华门大街南北两侧的石狮子。这些狮子的造型就比较特别,爪下没有绣球和幼狮,难以区分雌雄。另外,泰山上“孔子登临处”的四柱三门坊前后两面的两对石狮子,却是左雌右雄,与通常的情况正好相反,其中的意义则不得而知。
石狮子通常以须弥座为基座,基座上有锦铺(铺在须弥座上,四角垂在须弥座的四面)。狮子的造型各异,在中国又经过了美化修饰,基本的形态都是满头卷发,威武雄壮。
TAG:
热门标签: 吴起(3) 流动(1) 梁山好汉(13) 皇帝(111) 郭沫若(4)
注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立即处理,举报邮箱:1356571586@qq.com
随机关键词:

资源联系人
-
上一篇
一入宫门深似海 原来清朝妃嫔是不能省亲的
《红楼梦》中“元妃省亲”是一切事情的开端,正因为元妃省亲,才会修建大观园。因为《红楼梦》是作者曹雪芹参考清代为背景写就的一部小说。因此大家都觉得清朝后妃是可以省亲的,在很多清朝小说中也写道这一点。但是真实的历史上,一入宫门深似海,清朝后妃是不能省亲的。可见曹雪芹写书时并没有照搬历史背景。 网..
-
上一篇
贞女烈妇并不少 唐代的女人到底讲不讲贞操呢?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唐朝是一个妇德严重失范、女性不守贞节的自由时代,皇室乱伦、公主再嫁、庶民离婚、情人私奔的故事不胜枚举,“脏唐”的评价更是有力佐证,说唐代的女人也守贞操、讲妇德可能会有很多人觉得这是天大的笑话。网络配图 到了泱泱大唐,封建礼教的枷锁已在中国人的脖子上套了几千年,贞操妇德已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