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皇帝的什么遗诏把咸丰坑的够呛?
道光皇帝39岁登基,69岁去世,共当了30年的皇帝。在这30年中,大清帝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天朝大门被打开,闭关锁国的政策彻底被打破,大清已不再是一片世外桃源。
史书对道光皇帝评价不高,认为他能力平庸,缺乏治国良策,看不清形势,也没有勇气和魄力。这些说法或许都没有错,但道光帝也并非一无是处,在中国的历代帝王中,他算得上是最勤俭的皇帝之一了,从俭朴和勤政上来看,道光帝算得上一个合格的皇帝。
但无论他本人的品格如何堪称模范,也无论他如何煞费苦心地经营和维护老祖宗留下的基业,都不能改变大清帝国落后挨打的局面了。
道光三十年正月(1850年),道光帝龙驭上天,临死的时候,留下了四条遗嘱:第一条是死后不配天,也就是不要将他的神碑供奉到天坛的皇穹宇和皇乾殿内。第二条是他的神碑不祔太庙,但可以供奉奉先殿,其画像可以悬挂到皇寿殿。第三条是死后不要在他的陵寝的五孔庙南立圣德神功碑、建大碑楼、立华表。第四条是死后将他生前穿用过的几件衣服供奉在皇宫内的执事库。
皇帝死后配天、升祔太庙是大清国历代奉行不替的祖制家法,也是中国历朝历代都照办不误的成法。在民间,老人去世了,还要立碑供奉起来,按时按节上香行礼,接受后代的香火。
网络配图
作为大清皇帝,一代人王地主,岂能死后不祔太庙,不接受后世香火呢?这实在令人难以琢磨。
道光在他的谕旨中引经据典,之乎者也的讲了一大通,其实概括起来就是想表明:配天也好,升祔太庙也罢,虽然是古代流传下来的,但也应该有个限度,不能无休止的延续下去,将来会给后人留下不好的影响,也会受到后人的讥笑,当臣子的不敢说,只有当皇帝的才能说,才能办这件事。
道光还指出,郊坛和太庙的地方有限,而我大清会延续万万年,早晚坛庙的位置有不够用的时候。趁着我在位有权的时候就要制定新的制度。对于列祖列宗来说,他们配天祔庙是应该的,天经地义的。虽然我继位以来,兢兢业业,弘扬祖宗创下的基业,但比起祖宗来我差的还远,所以从我开始就不要配天祔庙了。
道光的这些话听起来貌似有点道理,但仔细分析就经不住推敲了,他之所以这样做,其实内心深处有一个难言的苦衷。他对于鸦片战争的失败、《南京条约》的签订、割地赔款、天朝大门的被撞开,总是耿耿于怀,认为上对不起祖宗,下对不起子孙,有着深深的负罪感。
所以道光提出来死后不配天、不祔庙、不立神功圣德碑,或许多少能免除后人对他的讥评和指责,他的心里多少也会好过点。
道光的这四道遗诏给刚即位的咸丰出了不小的难题。后面两条还要好办点,咸丰皇帝也照准了,唯独前两条,使咸丰左右为难。
网络配图
特别是道光帝在遗谕中十分坚决地说:“若继体之君、顾命之臣不遵朕谕,任意强行,则是我大清之不孝不忠之人矣”,是“诬朕以不德不孝”;“若当事君臣不能仰体朕怀,不遵朕谕,是陷朕于不德,一世之忧勤惕励尽成虚矣!盖谓之孝乎?”
看来这些话道光应该不是做做样子,确实是出于内心的。可是咸丰是照办还是不照办?面对这样的难题,咸丰自己也不敢拿主意。
于是在道光死后的第三天,咸丰就下令在朝廷上就这件事情进行了一次大讨论。参加这次讨论的,上至亲王,下至六部九卿、翰詹科道,大家各抒己见,踊跃发言,甚至发生了激烈的争吵。
经过20多天的讨论,最后基本达成了共识,仍遵以前的成例办理,也就是道光帝仍配天祔庙。不遵从道光帝的遗诏行事。
咸丰帝听了众人的意见后,经过深思熟虑,最后决定采纳群臣的意见,道光仍然配天祔庙。
网络配图
咸丰此举明显违抗道光帝的遗旨,从一定程度上来讲,咸丰皇帝无疑成了一个不忠不孝之人。但是咸丰决定从自己开始,以后各帝不再配天。
后来果然从咸丰开始,清朝各帝都不再配天,这无疑让后世的皇帝少了一个皇帝本该有的至高荣誉,但是升祔太庙还是照办不误。
幸亏是辛亥革命爆发,清王朝灭亡了,如果大清真的再延续一二百年,再有个十几个皇帝,太庙真的是人满为患了。
TAG:
热门标签: 红景点(1) 雅阁(2) 猫洗澡(1) 车胎(1) 人际关系(3)
注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立即处理,举报邮箱:1356571586@qq.com
随机关键词:

资源联系人
-
上一篇
大太监李莲英当初为什么会自愿选择进宫?
清末大太监李莲英(1848——1911)(又作:李连英),原名李进喜,慈禧太后赐名连英,俗作莲英。是清王朝慈禧时期的总管太监,陪伴慈禧太后近五十三年。是清末最有权势的宦官。亦是第一个叫慈禧太后为“老佛爷”的人。 网络配图 咸丰五年净身为太监,翌年入宫。同治六年,受封二..
-
上一篇
杨玉环为何只能是贵妃 而不能封为皇后?
贵妃杨玉环:杨贵妃(公元719-756年),名玉环,字太真,是我国古代四大美女中地位最高、权力最大的一位美女,也是我国在世界范围内影响最大的一位后妃。杨贵妃于开元七年(公元719年)生于容州(今广西玉林容县),出身宦门世家。她不仅天生丽质、仪态万方,而且通晓音律、能歌善舞,深得唐玄宗李隆基的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