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战中刘备为什么一定要亲自统兵伐吴?
熟读汉末三国历史,在三国史上有着数不清的大小战役,其中三场战役决定了历史的发展趋势,分别是袁绍和曹操之间的官渡之战,曹操和孙刘之间的赤壁之战,以及刘备和孙权之间的夷陵之战。尤其是刘备和孙权的大战,可以说是蜀汉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刘备可以说是亲自出马,意图夺回荆州,结果大败而归。那么刘备兴兵伐吴,为什么一定要御驾亲征呢?
刘备刚刚从曹操手中拿下汉中,关羽却突然失去了荆州,让刘备有点措手不及,在刘备登基称帝后不久,就大举兴兵伐吴。那么从刘备御驾亲征我们能够看出什么问题,换句话说,是什么原因导致刘备一定要亲自出马,而不是派遣大将呢?其实原因很简单。
网络配图
第一:刘备与关羽关系十分密切。
关羽,从刘备起兵开始,就一直追随刘备,在多年的征战生涯中,关羽始终是刘备最重要也最得力的干将,始终发挥着独当一面的重大作用。刘备入川,让关羽镇守大后方,一方面是关羽乃名将之外,另外一方面关羽在刘备的心目中的重要性。所以,刘备兴兵伐吴,根据《三国志》作者陈寿的解释是,“先主忿孙权之袭关羽,将东征”。很显然,陈寿将关羽被杀,成为刘备亲征的一个重要因素。
网络配图
第二:荆州对蜀汉的重要性。
荆州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刘备能够三分天下,也是从占据荆州开始,虽然荆襄九郡,刘备只占其三,但是也对蜀汉全局有着极大的优势。刘备在囊括荆南四郡的同时,也获得了一大批对日后事业极为重要的人才,象“凤雏”庞统、马良、马谡、黄忠、魏延等一大批谋臣战将,完全可以说荆州是蜀汉的一个战略资源区。加上诸葛亮“隆中对”的基本思想是第一步跨有荆、益,建立两路北伐的基地;第二步北伐,以荆州之军向宛、洛,益州之众出秦川。而孙权袭取荆州,使得隆中对所规划的北伐条件彻底丧失,蜀汉被困于四塞之地的益州,这一点是刘备所绝对无法接受的。尤其是刘备已经年过花甲之年,冒着几乎被东吴活捉风险,亲自出征,而且在包括诸葛亮、赵云等都是反对刘备伐吴的情况下,可见其夺还荆州之心是多么迫切。
网络配图
第三:刘备自恃其能力,拥有必胜的信心。
刘备一生征战无数,除了分兵关羽,基本上都是自己亲自统兵作战,无论是入川之战,还是汉中之战,刘备都是自己出征,战无不胜,尤其是在击败曹操拿下汉中,让刘备自信心越发强大。故而在刘备东征孙吴的时候,仍旧自信满满的御驾亲征。加上东吴方面派出陆逊这样的不知名的大将,让刘备自认为有必胜的把握。只可惜,刘备再次亲征的时候,身边的猛将不再是老一辈的名将,马超和黄忠,都相继离世,谋臣法正也走了,连张飞在出发前,都被部将暗杀,故而刘备这次亲征带的都是一些新人,从而导致在征战之战出现劣势,为失败埋下了隐患。
TAG:
热门标签: 玉米粒(1) 海鱼(2) 处座(1) 安宫(1) 俄罗斯(12)
注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立即处理,举报邮箱:1356571586@qq.com
随机关键词:

资源联系人
-
上一篇
《西游记》的孙悟空为什么要用如意金箍棒?
中国古典文学小说与西方文学小说相比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就是主要人物所用的道具往往都与人物本身的特点相符合,因此中国古典小说中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往往也都伴随让人印象深刻的各种道具,比如《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如意金箍棒”。 网络配图 那么吴承恩(可能是他)为什么要在《西游..
-
上一篇
曹丕篡位时说了8个字 揭穿中国历史最大谎言
220年11月,曹丕登上受禅台,接受汉献帝的禅让,登基称帝。就在这个时候,曹丕突然回头跟大臣们说了一句话,道出了中国历史上最大的谎言,“舜、禹之事,吾知之矣”。所谓舜、禹之事,指的就是禅让制! 传说在三皇五帝时期,君主的继承是以禅让的形式进行的,即君主自愿进行让出王位,让更贤能的人来继承,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