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蜀国为什么后继无人导致灭亡,这个锅诸葛亮得分一半
“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杜甫的千古绝句道出了人们对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敬佩与惋惜之情。然而,距“星殒五丈原”并没有多久,刘禅就向兵临城下的邓艾自缚而降,诸葛亮苦心经营的蜀汉政权宣告灭亡。这样的结局似乎与诸葛亮足智多谋的形象太不相称。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蜀汉的最终灭亡呢?
南宋著名学者陈亮说:“吾尝论孔明而无死,则仲达败,关中平,魏可举,吴可并”,“天不相蜀,孔明早丧”,因而蜀汉才灭亡的。
应该说“人才说”是比较能击中要害的,在当时各方实力悬殊但并非天差地别的情况下,最终谁能取胜取决于谁拥有更多、更优秀的人才。陈亮将一切归结于诸葛亮的早死,虽然可能犯了将问题简单化的错误,但也说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诸葛亮一死,西蜀再也没有了第二个诸葛亮。人才的匮乏,造成了蜀汉的败亡。
纵观蜀汉政权的发展史。初期尽管刘备失势落魄,几度全军覆没,但总有一帮文臣武将舍命相随。到了全盛时期,蜀汉武有“五虎上将”与魏延等人,文有卧龙、凤雏、法正、马良、蒋琬、费祎等人,可谓盛极一时,蜀汉政权的实力此时也达到了顶峰。然而盛世一过,随着刘备和一批将领谋士的去世,却没能有新的人才出现,蜀汉也就人才凋零了。直弄得“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虽有一个姜维也无济于事。到了邓艾偷渡阴平,出现在成都城外的时候,城中空有兵马数万,竟无人能出面主持大局,只得开城迎降,真正可悲可叹!
那么造成蜀汉人才昙花一现,后继无人的原因是什么呢?
韩愈说得好,“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确是这样,有没有人才其实并不是问题,问题在于有没有人能去发现并使用这些人才。而令人遗憾的是,诸葛亮并不是一个“伯乐”。
说句良心话,诸葛亮还是很重视人才的。他在《将苑》中提出了考察人才的7条标准:“一曰,间之以是非而观其志;二曰,究之以辞辩而观其变;三曰,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四曰,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五曰,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六曰,临之以利而观其廉;七曰,期之以事而观其信”。应该说,这是一套很完整、很系统、很全面的考察人才的标准。但问题也就出在这上。诸葛亮“明察则短而必见,端方则有瑕而必不容”,但问题是“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孔明自己几乎是个完人了,因而也总想用完人的标准去要求别人。但天下哪有那么多完人?绝大多数人才总有这样那样的毛病,求全责备,就会“以二卵弃干城之将”,“以寸朽弃连抱之材”,最终一无所得。
魏延长于奇谋,英勇善战,有独立指挥大兵团作战的才能。而孔明却抓住他“不肯下人”的缺点不放,始终用而不信,最后还要弄点小花招,非激反了他,再杀掉不可。马谡本是个颇有见地的参谋型人才,但在实战上显然还缺乏经验。而孔明却偏偏一下子就把他放到一个独当一面的关键场合上去与优势魏军作战,一旦失败,就死心眼的非要杀了不可。其实斩首可明军法,军棍、革职、徒流就不能明军法?难道真的非采取那样极端的做法不可吗?李严长期镇守白帝城,负责东方防务,本是个有用之才。只因一次运粮不及时,又文过饰非,就被孔明一棒子打倒,再不录用,直到最后大哭病死。
刘备、曹操等人在这方面就要远远胜过孔明。庞统在耒阳纵酒百日,不理政务。刘备就没有来个“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开除了事,而是派张飞、孙乾去考察实际情况,在了解到庞统确有过人之能后,立即委以重任。法正在西川原多有行为不端之处,而刘备不拘小节,信之用之,在争夺汉中的战斗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还有骄傲自大的关羽,纵酒坏事的张飞……这些人若是到诸葛亮手里,能否发挥那么大的作用恐怕就得打个问号。就是孔明自己,要是刘备非要先按那7条好好审察一番不可,恐怕也得一辈子在家种地了。
TAG:
热门标签: 屋后(1) 花束(3) 恶媳妇(1) 迷恋(2) 溧阳公主(1)
注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立即处理,举报邮箱:1356571586@qq.com
随机关键词:

资源联系人
-
上一篇
大日如来佛生日是什么时候?大日如来是什么样子的呢?
大日如来是谁 很多人看见大日如来这四个字的时候会问大日如来是谁?其实大日如来就是释迦尼牟佛的法身,是毗卢遮那佛佛,也被称为毗卢折那佛,同时大日如来也是绝对真理的佛身,为密教最根本的本尊,有很多的名号,如遍一切处、光明遍照等等。 大日如来按照梵音引以为毗卢遮那佛,大日如来中的如来就是“佛”的..
-
上一篇
为什么说在蒋玉菡的身上,承载着贾宝玉不一样的人生理想和追求?
红楼梦蒋玉菡 红楼梦蒋玉菡虽然着墨不多,但是人物性格十分鲜明,文学家们都称,在蒋玉菡的身上,承载着贾宝玉不一样的人生理想和追求。 蒋玉菡,忠顺王府的一名戏子,出身低微,只能供封建权贵赏玩。蒋玉菡戏唱的很好,北静王对他十分赏识,连贾宝玉也十分想见他一面,这样一位红遍天下的优伶,却在后来想方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