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庆虽然可恨,但是其经商本领可不容小视,这句话一目了然!
《明史十讲》有这样一段话:
“商人与士人的关系已经不像传统社会那样等级分明,互相对立。一些出身于商家的官员代商立言,一些士人为了生活水平的提高投身商海,社会上对商业、商人和商品的态度也逐渐转变。”
也就是说,随着晚明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人的社会地位逐渐提高,和官府的联系也越来越密切。
西门庆,就是这一社会转变的典型代表。
《金瓶梅》开篇第二回就点明了西门庆与官员若隐若现的关系:
“近来发迹有钱,专在县里管些公事,与人把揽说事过钱,交通官吏。”
第七回,薛嫂介绍西门庆:
“清河县数一数二的财主,有名卖生药、放官吏债西门大官人,知县、知府都和他往来,近日又与东京杨提督结亲,都是四门亲家,谁人敢惹他!”
很多人总是关注西门庆的色,却忘了他是一个商人,而且经商本领很高的事实。咱们以他过生日为例。
《金瓶梅》共写了三次西门庆生日,最隆重的是第五十八回,此时西门庆正处于人生得意之时,不仅身居官职,而且拜蔡太师为干亲。
生日宴非常热闹,地方官员也都到场。按理说,西门庆应该全身心过生日,放松放松才对。
但是,西门庆却时刻记挂他的生意:
生日之始,就提到韩道国货船到了临清;此后又提到要找人打扫房子、寻伙计、钞关上过税之事;生日之中又有倪秀才推荐温必古之事;生日结束之时,仍然向伯爵提及寻伙计、批合同之事。
这说明,虽然家产丰厚,西门庆仍时时处处显示出其商人本色。无论在何种场合,生意始终都排在首位。
平心而论,作为一个商人,西门庆是有能力的。他总是紧紧盯着利润,亲力亲为,而且能拿捏对手心理。
如,在李瓶儿劝西门庆去给川广客人批合同时,他不紧不慢地说:
“你不知贼蛮奴才行市,连货物没处发脱,才来上门脱与人,迟半年三个月找银子;若快时,他就张致了。满清河县,除了我家铺子大,发货多,随问多少时,不怕他不来寻我。”
虽然言语中尽是狂傲,但对货物行情和商人心理的拿捏可谓非常准确。
他为什么这么看重生意?因为这是他的命根子啊,没了生意,哪个官员点他?在旧社会,没了官员庇护,如何经营商业帝国呢?
《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梅评语》写道:
“西门庆只以生意为本,不尽改换门闾,大是高处,恐今人有不及者矣。”
西门庆虽然是个提刑官,也有俸禄,也会贪赃枉法,但大部分财产还是来自于生意。
西门庆深谙金钱和权力之间的微妙关系:
“权有时而旁移,利无施则不可,沸沸攘攘,又孰非趋利之人哉?蒙其利者,自无不助其势,即慕其利者,亦无不畏其势。利即势之根源,势即利之效验。”
事实证明,在晚明人们追逐金钱和利益的特殊环境下,西门庆看得很准,谋取的利益在不断扩大。
对于官员的升迁,宋御史也会询问西门庆,而荆都监、胡府尹、李知县也会相继求西门庆说情保荐,这些殊荣背后都是雄厚的经济实力。
《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梅评语》道出了他们之间可笑的关系:
“黜陟贤否,朝廷巨典,乃咨及市井之人。甚矣,钱神可畏,而官箴可笑也。”
西门庆深知金钱的重要性,因此时刻关注他的生意:绒线铺、生药铺、绸绒铺、典当铺、放贷款,甚至长途贩运——几乎涉及到明代商品经济的所有领域。
应该说,西门庆是一个成功的商人,他所涉及的领域是晚明时期商品货币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而他对金钱的追求也远远大于对权力的攫取。
另外,对于所有账目他都清清楚楚,甚至在临终之时依然一丝不乱,交代死后的生意动向。
TAG:
热门标签: 失灵(1) 鸠摩罗什(2) 班婕妤(3) 宋襄公(2) 张范(2)
注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立即处理,举报邮箱:1356571586@qq.com
随机关键词:

资源联系人
-
上一篇
吕布被人当棋子一辈子,死前说出三个字,真相了
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是古代亘古不变的真理!仔细想来也确实如此,人都是在安逸的日子中失去自我,变得骄奢倦怠,倘若帝王长期如此,那么朝政必定混乱!久而久之必定发生暴动及起义,如此一来朝廷必将异姓!像这样的故事历史上可以说是数不胜数! 当然了,有人想做皇帝也是不择手段,不管用什么样的方法,只..
-
上一篇
中国历史上,明代宦官是如何掌握朝政大权的?
中国历史上,宦官一直是政治发展的伴生品,宦官掌权、后宫干政是中国历史发展的特殊现象。宦官掌握朝政大权的现象在明代尤为突出,特别有趣的是一代改革家张居正,居然借助宦官掌握权力,推进改革,可见,明代的宦官的权力至大。那么明代宦官是如何掌握朝政大权的呢? 一是皇帝的猜忌和多疑,使得采取不正当手段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