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为什么犯人都发配边疆,而不是关监狱?
在古典名著《水浒传》中我们经常能看到这种情节,好汉们因为各种理由被官府发配到千里之外。相信很多人都有疑问,为什么不就近盖个监狱,非得让两个公人押着犯人到千里之外去,三个人一路上吃喝拉撒得花多少钱啊。还不如关进监狱。
相信很多人都有疑问,为什么不就近盖个监狱,非得让两个公人押着犯人到千里之外去。
其实发配是古代的一种仅次于死刑的重刑。“刑莫惨于此”,这种刑罚自秦汉时就有了,不过当时被流放的大多是犯事的贵族,宋朝时开始正式入律。
首先,古代同样有徒刑,也就是坐牢,而发配属于流刑,这是两种不同的刑法。
一般来说,流放比坐牢的罪更重。
这里说说为何要把一些犯人发配千里。首先,在古代,一般犯人都是发配到边疆的,以那个时候的户籍,保甲以及交通条件,基本上来说,发配边疆就很少有回来的可能,几乎等同于死刑了。
另一方面,当时的边境,比如南方的岭南、云贵一带,北方的东北、西北等地,都是边疆重地,但这些地方,一般都是和少数民族杂居,一般来说气候环境都比较恶劣,比如瘴气啊,风沙啊这些,再加上民风剽悍,官府很难实行有效的管理。那么如何才能真正的有效管理这些地方,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式,就是加大这些地方汉人的比例,当汉人占据大多数的时候,管理也就方便起来了。所以一般国家采取的就是屯垦,在这些地方屯兵,垦荒。不过汉人是一个相对故土难离的种族,汉人很少会主动迁徙,特别是到这些穷山恶水之地。所以官府便用了这个办法,也就是让犯人去边疆,增加汉人的比例。
其实,这个就是一种变向的殖民,欧洲当初也用类似的方法,把犯罪的人送往澳大利亚、美洲等地,其实是一个道理。
TAG:
热门标签: 青汁(1) 晾晒(2) 核弹(1) 开心(10) 原则(3)
注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立即处理,举报邮箱:1356571586@qq.com
随机关键词:

资源联系人
-
上一篇
悬棺起源于哪里?棺木为何能千年不朽?
悬棺是中国少数民族的葬式之一,属崖葬中的一种。在人死后,将尸体成殓入棺,然后选择江河沿岸的千仞悬崖,在悬崖上凿空楔钉木桩,将棺木安置其上;或将棺木一头伸在崖穴中,另一头悬架于木桩上。人在崖下,仰头可见峭崖上的棺木,故名"悬棺"。 悬棺 关于悬棺,福建的畲族人有一个传说。..
-
上一篇
杨家将中说的八贤王真的存在吗?上打昏君,下打奸臣
千百年来,中国民众的理想政治是什么? 那就是“贤人美政”:圣人或者最次也是君子执政,一个国家就会政通人和,百业兴旺。 事实真的如此吗?“贤人美政”在中国人的现实生活中是否存在过?那些贤人的真实面目又是如何呢? 对中国百姓来说,八贤王是个家喻户晓的贤者、大好人。 世无八贤王,遍地萧冯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