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者为何都是舅舅搭档外甥 父子档却不行?
古人讲究厚葬,上至贵族社会,下至平民百姓,死后都会陪葬一些珍贵的东西。但对于职业盗墓者来说,肯定没心思去到普通人家的墓,主要是里面的东西价值相对较低,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完全不划算!所以他们都是盗王公贵族的墓地。像清代孙殿英就是直接盗慈禧的陵墓,里面的宝贝多到手软!
网络配图
当然,盗墓不是一件光荣的事情,一般都是偷偷干。而且墓主都会设置防盗的措施,越尊贵的陵墓一般机关越多。这就需要盗墓者分工合作,才有可能取得成功,想凭借一己之力是非常难的。当然盗墓组织,规模有大有小。大的话就像曹操直接调军队挖掘,这个速度就很快。但一般来说盗墓者团队不是很大。
一般的盗墓也就几个人,主要是因为他们盗的墓不是很大,其次人多就比较扎眼。而一些大规格的皇陵,它里面的财宝虽多,但是盗掘难度系数较高,风险也较大,一般是大的组织团队才敢去。但若是盗成功了,那就发了!
网络配图
而一般的盗墓可能就两三人,而且亲戚居多,要么是兄弟,要么是父亲之类的。为什么都这样搭配,其实也很简单,其一是发财机会留给自家人,其二是外人容易产生分配纠纷。但纵观历史,其实舅舅带外甥的较多,反而父子搭档的较少。这就让人难以理解,原本父子之间关系最亲,儿子不会坑父亲,父亲也不会坑儿子。理应是最靠谱的,可为何这种情况不多呢?
网络配图
其实这就主要涉及到古代的律法问题,要知道盗墓不仅是不道德的,而且也是法律不允许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盗墓贼非常谨慎,因为只要被抓就会被判死刑。因此盗墓的风险是很大的,但是为了发家致富他们甘愿冒险一试。但为了保证家族不绝后,因此很少父子齐上阵的。可为何偏流行舅舅和外甥搭档呢?
这个主要是古人的思想问题,毕竟盗墓是高风险的行当,所以他们也很有讲究,希望图个吉利:有救(舅)有生(甥)。总不能墓没盗成功,命却丢了。因此,不管盗墓结果怎样,他们最希望的还是平安生还!
TAG:
热门标签: 诸子百家(1) 肿瘤患者(1) 李斯(3) 池子(1) 干枯(1)
注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立即处理,举报邮箱:1356571586@qq.com
随机关键词:

资源联系人
-
上一篇
昭君出塞前究竟有没有得到汉元帝的临幸?
昭君出塞的原因如下。 王嫱,字昭君,南郡秭归县宝坪村(今湖北省宜昌秭归县昭君村)人。这里地处长江三峡,两岸悬崖峭壁,怪石嶙峋,江水湍急,日夜咆哮,战国时的著名人物屈原就生在此处。 他的父亲王穰因为老来得女,视为掌上明珠,兄嫂也对其宠爱有加。王昭君天生丽质,聪慧异常,琴棋书画,无所不精。“娥..
-
上一篇
秦始皇之母赵姬能够成为王后 经过了哪些曲折?
赵姬是秦始皇的母亲,秦庄襄王子楚的夫人,因其为赵国人,故名赵姬。赵姬是商人的女儿,这在当时的社会来说,其出身是相当卑微的。古代的人们认为,商人不直接从事生产,其获利只靠投机取巧,因此为社会所看不起,往往会被执政者所拟制。所谓“士农工商”,即便是在民这个阶层,商人也是排在最后,仅仅比在籍的奴隶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