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包拯审理狸猫换太子一案是历史的杜撰?
史上关于“狸猫换太子”的传说特别多,用汗牛充栋来形容亦不为过,像元杂剧《金水桥陈琳抱妆盒》,像侠义小说《七侠五义》,还有那些评书、电影、电视,简直家喻户晓。
网络配图
历代以来,这个故事的版本有很多种,但内容大致差不多,都是讲宋朝第三代皇帝宋真宗后宫的事情,具体就是他的儿子、后来继承皇位的宋仁宗的生世问题。
宋真宗的第一位皇后去世后,妃子刘氏和李氏先后怀孕,为争当皇后,刘氏与一个姓郭的太监合谋,在李氏生孩子后,将一只剥了皮的狸猫换走了刚出生的孩子,并安排一宫女去勒死孩子。宫女于心不忍,将孩子交付太监陈琳,陈琳暗地将孩子送给八王爷抚养。之后,宋真宗因李氏生下妖物,认为不祥,将她打入冷宫。刘氏生下儿子后,顺利当上了皇后。但是,刘氏的儿子不久却夭折,宋真宗便将八王爷的儿子,也就是陈琳送去的孩子,接到宫里收为养子,后来立为太子。
网络配图
太子长大后,有一次意外与李氏相见,刘氏怕暴露阴谋,惊恐万状,便向宋真宗说李氏坏话,宋真宗要将李妃赐死。太监设法救出李妃,送到陈州,包拯当时正在陈州放粮,获知实情后,经过一系列的侦查和审讯,最终侦破了这个惊天大案,故事以刘氏自杀、李氏与已当上皇位的宋仁宗相认为大团圆结局。
这个故事非常精彩,但与历史却根本不符,有很多想象的成分,多为拼凑。最关键的错误是,事情发生的时间与包公的做官轨迹严重脱节。剧中包公案件审理当年,也就是历史上刘皇后去世、宋仁宗亲政的明道二年,即1033年,而这一年,根据宋史的记载,包公才刚刚中进士不久,而且在当时,朝廷任命包公为大理评事、建昌(今江西永修)知县的职务,包公由于父母年事已高,他以要侍奉双亲为由,辞掉了这个任命。直到景祐三年,即1036年,包公才出来做官,出任天长(今安徽天长)知县。但这样一个小官,既没有机会也没有能力去审理这样一个惊天大案。
网络配图
历史上的包公审理“狸猫换太子”一案纯粹杜撰,包括戏剧《铡美案》,包公怒铡陈世美,也是历史的拼凑,并非历史事实。所以,我们在津津有味品味戏剧之美的同时,可以当作艺术去陶醉和享受,却千万不可当成历史事实。
TAG:
热门标签: 俊晖(1) 保健医(1) 胡骥予(1) 成因(2) 红海行动(4)
注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立即处理,举报邮箱:1356571586@qq.com
随机关键词:

资源联系人
-
上一篇
清代皇子一年只能休息5天:康熙读书曾累到咳血
在历代皇帝中,清代对子弟教育最严格。清代皇家教育到康熙“平定三藩”后才确立正规制度,据《养吉斋丛录》记载:“我朝家法,皇子、皇孙六岁,即就外傅读书。”意思是皇子虚岁满6岁便开始读书,早5点到下午3点,共10小时。一年只能休息5天,即元旦、端午、中秋、皇帝生日、自己生日,此外连除夕都不能放假。网络配..
-
上一篇
李清照长得如何?她为什么把丈夫告上公堂了
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我国古代最著名的女词人李清照却总能遇到渣男,先有在战场临阵脱逃的丈夫赵明诚,后来又遇到骗婚骗财的张汝舟,两段婚姻都不算圆满,在此也只能叹一句“可惜了”! 李清照本人应该是一位清丽佳人,为什么这么肯定呢?因为宋史中明确提到了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俊警异甚”,俊秀英气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