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西逃李莲英做了1件事 竟让太后大为感动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经常出现小皇帝年幼由太后执掌朝政的情况。而帝党和后党因为权力难免会彼此争斗。那么,这个时候夹在缝中左右为难的就是这些当奴才的太监了。历史上因为两派斗争当了炮灰的太监数不胜数,能够在两派当中左右逢源,最后得以保存自身并且还能加封受赏的更是凤毛麟角,李莲英就是其中的一位。
网络配图
李莲英,慈禧太后最信任的小李子,光绪皇帝口中的李安达。他是河北人,自小就会伺候人,识得眉眼高低,有当奴才的底子。在他九岁的时候,他就进宫当了太监,二十六岁的时候就能和敬事房的太监平起平坐,在四十六岁的时候,慈禧太后就授予他二品顶戴,这在太监里是绝无仅有的。那么,李莲英又是凭什么得到这么快的升迁呢?慈禧如此宠爱他的背后,到底又有哪些隐情呢?
首先一点,他对慈禧太后的主仆之情是真挚的,他为了老佛爷的事情能玩命。1900年八国联军进北京的时候,慈禧太后逃西安。在路上的时候赶上下雨,慈禧的马车眼看就要滑到沟里了,李莲英奋不顾身,赶紧上前用自己的后背把车轮子给顶住,这才给赶车的拉回马车提供了充足的时间,从而避免了一场车毁人亡的惨剧,而李莲英的后背却受了重伤。而这个时候李莲英首先关注的不是自己,他说的第一句话仍然是“老佛爷没事吧?”慈禧太后见了大为感动,从此以后,更加信任他了。
网络配图
第二点,他能在帝党和后党之间游刃有余,他很会做人。这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方面是他能在光绪失势的时候仍然把他当皇帝伺候着,丝毫没有忘记自己的奴才身份。这一点光绪也是铭记于心,他不仅称李莲英为李安达,甚至在他临死前还不断叮嘱身边人一定要善待李莲英。可见李莲英伺候得他多周到;
另一方面就是李莲英做事相当低调,朝政大事绝不掺和,当然,这也是基于安德海的教训。可不管怎么说,他在这方面做得算不错的。就连他最后当了大总管,深得慈禧的信任,以钦差的身份去视察北洋水师的时候,他也是以一副奴才的姿态,伺候着这醇亲王,丝毫没有一点儿飞扬跋扈的苗头。
网络配图
最后一点,就是李莲英的难得之处了,他贪财不假,他也很会敛财,可他能看清形势,绝没有到嗜财如命的地步。最典型的一件事就是,慈禧太后归天了以后,他把慈禧生前赏赐给他的最珍贵的金银财宝一类的东西整理整理,通通拿到隆裕太后那儿去了,然后自己提出来辞职,为慈禧守孝去。这隆裕太后也被狠狠地感动了一把,还嘱咐他多多保重。
纵观李莲英这一辈子,他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非常出色的奴才,他这一辈子恪守奴才本分,并且始终跟定慈禧这一个主子,活着的时候全心全意为她付出,死了也忠心耿耿为她看坟守墓,甚至于没几年就“追随老佛爷于地下”。这样的奴才,慈禧能不对他信任有加吗?
TAG:
热门标签: 惊喜(1) 马德里(1) 捐赠(1) 酒师(1) 高速公路(10)
注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立即处理,举报邮箱:1356571586@qq.com
随机关键词:

资源联系人
-
上一篇
一匹骏马换了一只蛐蛐 竟然造成一家惨案!
自从秦始皇建立封建王朝以来,历朝历代都有各种各样的奇闻异事,就跟“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是一个道理。可不管从哪个角度上来说,明朝这本经绝对是最难念,也是最值得大家去细细研讨的。其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这明朝皇帝的爱好实在是太广泛了,皇帝喜欢,老百姓自然也得跟着忙活,那么,老百姓为了皇上的爱好忙到什么..
-
上一篇
慈禧太后为什么临终遗言女人不得参与朝政
慈禧是晚清时期清廷掌握实权的女人,她是咸丰帝的妃嫔,同治帝的生母。在咸丰帝去世之后,慈禧联合恭亲王奕訢发动辛酉政变,诛顾命八大臣,夺取政权,形成“二宫垂帘,亲王议政”的格局。直到1908年慈禧太后在仪鸾殿去世,这个晚清时期的太后实则是真正的皇帝,掌握着至高无上的权力达半个多世纪之久,对当时的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