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公共厕所是这样的?老汉从粪便中捞油水
明末清初时,有一个非常新奇的故事,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这个古人的脑洞和智慧。这个故事叫《掘新坑悭鬼成财主》,讲得是一个老汉怎样靠着经营免费公共厕所发家致富的事情。不要误会,这个厕所虽然免费,但是老汉发家靠得绝不是偷窥偷拍(那时候也没有偷拍设备)。具体事宜,且听我慢慢道来,十分有趣。
话说,明末清初,有一个乡下人,名叫穆太公。有一天,穆太公进城办事,突然内急,正焦躁不安时,发现路边竟然设有公用粪坑,虽然这粪坑不咋地,还是收费的,但此时也顾不了那么多了,于是赶紧花钱进去解了内急。
网络配图
这种新鲜事物”,乡下人哪里见过。穆太公非常有商业头脑,此次经历激发了他回村里办“公共厕所”的大胆创意。
穆太公自掏腰包修建公共厕所,目的自然是为了挣钱。但是,乡下和城市不同,谁家没有茅房啊。再说了,就算内急没有茅房,直接找个隐蔽处方便一下也是常有的,谁会花钱去穆太公的公厕呢。所以呢,穆太公的公厕必须是免费的。免费的?免费他靠什么赚钱呢?又是靠什么吸引“客人”来此如厕的呢?
网络配图
穆太公的公厕跟一般的茅房那可不一样,算是汽车中的兰博基尼,军舰中的航空母舰,包包中的迪奥香奈儿。他先是找人把门前三间屋掘成三个大坑,每个坑都砌起隔断,墙上还精心粉刷了一番。也就是说,这个公厕从规模到装修,都是绝对高大上的,是一般茅厕无法比拟的。而且,为了给予“宾客”更高层次的感官体验,穆太公还讨来无数诗画斗方贴在厕所墙壁上。你说,蹲个大号吧,还能顺便来个艺术鉴赏,别说在古代,我们现代人也没这个待遇。
如此大费周章,穆太公还觉得不够,又请一位书生,写了“齿爵堂”三个大字,悬挂在门外,算是给公厕起了个雅号。与此同时,穆太公还让书生写了百八十张“广告”,将之贴在村里村外、墙上树下。广告词是:“穆家喷香新坑,远近君子下顾,本宅愿贴草纸。”也就是说,你来如厕,穆太公不但不收费,还提供厕纸。
网络配图
这般宣传炒作一番后,大家对穆太公的公厕都有了很浓厚的兴趣,很想去见识一下。亲自体验一番,果然名副其实,那是相当奢华的如厕体验啊,既干净又舒适,既有厕纸还能欣赏书画。经过口耳相传,穆太公的公厕很快名声远播,连外村的人都慕名而来。穆太公就此扩大了规模,又盖了女厕。
那穆太公的赢利点在哪呢?原来穆太公修建免费公厕的目的是积攒粪便,然后把粪便卖给农户,古代没有化肥,农民种地的唯一肥料就是粪便,所以粪便是抢手货。
这样一来,穆太公靠着从粪便中捞油水,竟成了当地一个富翁!这个故事是文人创造的,肯定有演绎和夸张的成分,但也有其生活原型的。在感叹作者的脑洞的同时,我们也该佩服一下古人的智慧。
TAG:
热门标签: 钢片(1) 惠若琪(1) 古代皇帝(68) 司马曜(4) 纳妾(3)
注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立即处理,举报邮箱:1356571586@qq.com
随机关键词:

资源联系人
-
上一篇
解密:汉景帝一夜风流换来汉朝二百年的盛世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有名的朝代,是继秦朝之后的又一个大一统王朝。汉朝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最文明、最强大的帝国,确立了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汉文化圈,为华夏文明的延续和传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汉朝前后共历时405年,分为西汉和东汉,中间中断了十七年,这是什么原因呢?先来看一个传说,话说当时汉..
-
上一篇
姜子牙能够主持封神为何做生意却总是失败?
姜子牙是《封神演义》主人公。在书中,对其为相后如何治国治军的描写极少,反倒记载了大量早年坎坷、屈辱事迹。一方面是因为史料缺失。正史中仅仅是说,周朝兴起,多半是姜子牙之功,但是,姜子牙究竟有何功劳,并无记载。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作者为民间文人,充分了解民众心理。 网络配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