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官员在跪拜时会先拍两下袖子 竟暗藏玄机!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入关之后,由于是满族建国,因此很多礼仪与汉文化格格不入,所以很多读书人也相当鄙视清朝,后来清朝文化被汉文化所熏陶,渐渐被汉文化所融合,很多礼仪被去除,但是有一项礼仪却始终保留了下来,这项礼仪就是我们在影视剧中常常看到的每次大臣们觐见皇帝的时候,都会拍几下马蹄袖,然后再下跪,那么为啥清朝官员在下跪之前要先拍几下马蹄袖呢?其实有三个原因:
网络配图
第一个原因:满族本是女真人后代,是游牧民族,在长期的游牧过程中,满族人注定不会像汉人一样宽袍大袖,二是选择比较简便的马蹄袖,将手腕紧紧裹住,这样既方便了射猎,而且还保证了活动的灵活,给人一种轻便的感觉,尤其是在对外作战过程中,比起汉人的长袍大袖来,轻便的马蹄袖更便于挥动武器,战场杀敌,这也是为啥当年赵武灵王穿胡服,学骑射的原因了,但是满人入关之后,官府的设计渐渐的也学着汉人一样宽袍大袖,学着甩袖子,甩袖子实际上也是对汉族文化的一种尊崇和敬重,虽然学的不到位,甩的也不正宗,但是好歹是统治者尊崇汉文化的一种意识体现。
网络配图
第二个原因:甩马蹄袖除了有文化方面的原因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向皇帝表示自己没有携带武器,因为古人的袖子中是缝有口袋的,其中可以放东西,万一有人图谋不轨,将匕首凶器放在袖子里,图谋弑君,那麻烦可就大了,所以清朝人就通过拍甩袖子来证明自己的袖中没有东西,对皇帝是非常忠诚的,但是后来甩袖子就成了一种官场礼仪,自然也就流于形式了。
第三个原因:甩马蹄袖最重要的原因是向皇帝表明自己的清正廉洁,因为我们汉族文化中一直强调两袖清风,我们对于官员的要求也是两袖清风,而古代的官员对这方面尤为注意,因此为了表明自己的清正廉洁和公正无私,所以才拍拍袖子,那意思是向皇帝表明立场,但是大多时候这种礼仪没啥具体用处,因为历史证明袖子拍的越响的官员,往往是最能贪污腐败的官员,比如清朝的和珅,道光年间的穆彰阿,个个都是时代大贪,但是在皇帝面前袖子拍的那叫一个干净利落,可见其脸皮之厚,心理素质之好,让人望尘莫及。
网络配图
当然拍袖子也是要讲究功夫的,身在官场,对每一个细节都必须非常注重,比如拍袖子,就要考虑怎么拍才能拍的响亮,拍的好听,拍的让人心情愉快,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对于不熟悉官场规则的人来说,拍袖子发不出声音,而对于那些善于逢迎拍马的官员来说,袖子拍的声音不仅响,而且亮,但是这些表面功夫不仅忽悠了皇帝,更是麻醉了大清朝的满朝文武,正是这些流于形式,只讲官场气派的风气才使得清王朝步入了中国近代史的黑夜之中,最终被推进了历史的焚尸炉。
TAG:
热门标签: 应由(1) 夫妇(1) 山东(4) 羽庙(1) 西西里(1)
注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立即处理,举报邮箱:1356571586@qq.com
随机关键词:

资源联系人
-
上一篇
解密:为何古代臣子用陛下殿下来称呼君主?
相信广大读者看古装电视或者电影上都会经常看到“陛下”“殿下”的字眼,古代臣子用“陛下”来称呼君主,这“陛下”的本意是什么呢?人们都是以“上”为尊,“皇上”怎么成了“陛下”呢?网络配图 中国古人讲话很客气,对于国君或皇帝不好意思直接称呼,那就找个替代品吧。由此可见,陛下的“陛”指帝王宫殿的台阶..
-
上一篇
宫中秘闻:宫女偶遇皇上宠幸其实不是件好事!
明代,几乎每代皇帝都选进一批至数批宫女。这些宫女在宫中的生活是压抑而悲惨的。 现在一些电视剧,喜欢搞一些穿越的套路,现代的美女,穿越到了古代,进了皇宫当宫女,遇到皇帝或者皇子,轰轰烈烈谈场恋爱,实在是太天真太离谱。网络配图 【宫女纪氏为明宪宗诞下的皇子,后来的明孝宗朱祐樘】 宫中的宫女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