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战争中射出去的箭会回收吗?你们都想错了
杜甫曾经有一首诗,群胡归来血洗箭,仍唱胡歌饮都市。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古代战争对于箭矢的消耗是非常之大的,比如李陵在匈奴的那场遭遇战,麾下不过三五千人,然而"一日五十万矢皆尽"。如此庞大的箭矢数量在战争结束会被回收再利用吗?答案是肯定的,在条件许可时,古人是会回收箭矢的,特别是箭杆和箭羽。
网络配图
首先,从图片各种箭头的设计可以看出,大部分箭头在设计时,最关注的考核指标是尽可能容易第刺入目标,一些箭头为了增加敌人拔箭疗伤的难度,采取了倒钩的设计。箭头其实不是箭矢中最难制造的部件,因为箭头对材料和工艺的要求并不高,人类在很早的时候,就可以相对比较高速地制造/铸造箭头。箭矢在工艺上相对耗时和要求较高的部件是箭杆。
网络配图
要做出有实战价值的箭矢,要找到合适的箭杆材料,坚硬、有弹性,长度、硬度都必须符合要求。材料的选择就已经够费劲了,想象如果在荒漠沙漠,就地取材找到适合做箭杆的材料就够费劲的了。除了材料要求高,另外,箭杆必须要直,否则会影响射击的精度,通常需要对箭杆进行加工。
网络配图
总之,造一根箭并不容易,所以如果条件允许的话,通常都会回收箭矢,有的箭矢因为射入人体,箭头不容易拔下来,也会回收带有箭羽的箭杆。所以,古代战争不仅回收射出去的箭矢、石弹,还想方设法避免敌人重复使用。
TAG:
热门标签: 董承(1) 材质(6) 半径(4) 清朝人(1) 磁盘(1)
注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立即处理,举报邮箱:1356571586@qq.com
随机关键词:

资源联系人
-
上一篇
中国古代唯一男皇后 公主因暗恋他吐血而死
在我们的传统思维里,中国古代的皇帝就应该是男性,而他的皇后就应该是女性。但让人感到诧异的是,在宗法等级观念极为严格的中国古代居然出了一位男性皇后。让一个男性成为“一国之母”,这个情况纵观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也是绝无仅有的。网络配图 这位男皇后名叫韩子高,生活在南北朝时期的陈朝。虽然他是一个男性,..
-
上一篇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再婚竟然被骗入狱
李清照是有着千古第一才女称号的女子,与林徽因可比拟,是齐州济南人,女词人,被称为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出生于官宦世家,出生在1084年3月13日,最开始她是过着优渥的生活,他的父亲有着丰富的藏书,她小时受家庭环境的影响,有着丰富的文学基础,为成为女词人打下了基础。 网络配图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