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郎靠卖本小利薄的炊饼为生 为何也能住楼房
电视剧《水浒传》里,武大属于流动人口,靠卖本小利薄的炊饼为生,但住房却敞阔,一楼一底的两层居室,洗漱煤卫设施齐全。查原著《金瓶梅》的有关章节,武大郎“凑了十数两银子,典得县衙门前楼上下二层房屋居住。第二层是楼,两个小小院落,甚是干净”。原来,武大和媳妇潘金莲住的是典来的房子,非自有房。
宋代“典”房,只是使用权的转移,典房者没有产权。房主缺钱,要钱应急,典房者钱不生息,急等房住,于是双方一拍即合:典房者给房主一笔典房款,在约定的期限内居住;到期后,房主用等额典房款赎回房子。各得其所,互惠互利。
网络配图
武大花费十数两银子,大约相当于今天的3000元,典得上下两层大房,并且地理位置极佳,在县衙门前,繁华大街,实在不贵。在今天的北上广,3000元不过一套两居室的月租而已。
其实宋代的房价很高。以开封为例,宋朝鼎盛时期,开封市区人口当有百万(不含乡村及属县人口),导致住宅紧缺,一房难求。翰林学士王禹偁在《李氏园亭记》里提到开封地价:“重城之中,双阙之下,尺地寸土,与金同价。”一尺地一寸土,价比黄金。
网络配图
据研究:绍兴二十八年,平江府造瓦房12000余间,平均造价每间10贯;乾道六年,临安府(南宋都城地区)造禁军营房2000间,平均造价每间18贯。这样的造价,再加上适当利润,最终卖价不难想象。于是苏轼在开封没房,儿子结婚,向朋友借;苏洵一生都在出租房里度过;欧阳修状况和苏洵差不多;宰相寇准,“历富贵四十年,无田园邸舍,入谨则住僧舍或僦居”。造不起、买不起自有房。
为缓解供求矛盾,保障臣民正常生活,稳定社会,大宋政府曾特意推行“廉租房”制度:由工部负责,用国库拨款修建大量官房,再廉价向臣民出租,而管理工作(招赁、收租和维修等)则由“店宅务”专司负责。这种做法起始于东京,之后陆续推广到各州县,并一直延续到南宋。大宋政府提供的廉租房,不仅在正常年景下价格相对便宜,而且在灾荒时节还减免房租。宋英宗治平年间下诏:“州县长吏遇大雨雪,蠲僦舍钱三日,岁毋过九日,著为令。”也就是说,若遇风寒雨雪之灾,官房月租可免去3天,最长可达9天。熙宁二年,开封遭遇雪灾,宋神宗下诏“老幼贫疾无依丐者,听于四福田院额外给钱收养,至春稍暖则止。”这干脆就是白住了。
网络配图
武大申请廉租房是不是划算?从史料推算,开封地区廉租房月租应在平均200文左右,也就是说年租两贯来钱。武大所在的清河县是个小去处,比不得繁华的大开封,因而房租折半推测为每间100文。武大家是一楼一底,起码两间房,总月租起码200文,年租起码2400文,折合银子起码2.4两,租住五六年,十几两银子没了。
廉租房入市,在一定程度上平抑了私房价格,但僧多粥少,小蚁民如武大者,搞套廉租房的可能性极低。武大恰好“典”到了房,掏出十几两银子,能保证老武夫妇住大房若干年。典期一到,当初的典房款一文不少揣回自家腰包,几年基本等于白住了。
TAG:
热门标签: 男人想和好前的试探(1) 花草茶(1) 赵国(2) 阿富汗(2) 如何让自己情商高会说话(1)
注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立即处理,举报邮箱:1356571586@qq.com
随机关键词:

资源联系人
-
上一篇
武则天惩罚反臣究竟为何要挖其祖坟?
过去人很看重祖坟的所谓风水,因“挖祖坟”而引起的掘墓扒坟现象,便成了中国古代盗墓史上的一大绝景。 唐朝中期,大宦官鱼朝恩便动过挖郭子仪祖坟的歪念头。鱼朝恩与郭子仪素来不和,《新唐书·郭子仪传》(卷150)记载,郭子仪“遭幸臣程元振、鱼朝恩短毁,方时多虞,握兵处外,然诏至,即日就道,无纤介顾望..
-
上一篇
《金瓶梅》中哪个男人才是潘金莲的心仪男神
提到潘金莲,人们自然而然地就会想到她在《水浒传》和《金瓶梅》这两部小说中被塑造的那个妖娆美艳且风骚淫荡的形象,给看客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过,在《金瓶梅》这部小说中,潘金莲的美丽风流、淫欲无度的形象被刻画的更为淋漓尽致、入木三分。然而,如果细读《金瓶梅》,你会发现:武松才是潘金莲的“心仪男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