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慈禧死前为何要下三道遗旨?
慈禧太后这个人一辈子也是颇具争议的一个人,一个女人把持朝政就算了,关键是她还不干利国利民的事,尤其是晚年特别糊涂,让列强不费吹灰之力就从中国得到了很多好处,让老百姓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一系列不公平的条约,慈禧连眼睛都不眨一下就签了。这也不怪后世的人对她恶言恶语,她实在不配做一个领头人。
1908年的时候,慈禧病入膏肓,没过多久就驾鹤西去。她是死在仪鸾殿,那个时候的慈禧已经有74岁了,算起来这样也之算是寿命比较长了。
当时有一件事比较奇怪,在慈禧死的前一天,年仅三十八岁的光绪帝突然就挂了,这让慈禧太后不得不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也还要“为国事操劳”,她命人写下了三道懿旨。
网络配图
乍一看,会让人觉得这慈禧终于想到为当时的国家干点事实了,然而仔细一推敲,慈禧实在是死都不让后人过好日子。
这第一道懿旨就是说要让当时还是一个小娃娃的溥仪当皇帝。其实这个小皇帝并不是光绪的孩子,光绪帝一生都没有留下自己的血脉。这个孩子是别人的。这皇帝刚死,太后就找到后人来继承大统了,这一切难道是偶然?
后来有人给光绪帝验尸的时候,发现他体内有剧毒。所以后人对光绪的突然死亡还是疑虑重重。更让人怀疑慈禧的是,光绪还在位时,慈禧就把他的“谥号”给定下来了,早知道这种事只有人死了以后才能确定的。看来慈禧太后心底早就想光绪死了。
这小皇帝也是没什么用,思想不成熟,按照常理来说这个时候国家摇摇欲坠,更应该选举一个有能力,有担当的人,而这个仅仅三岁的孩子是怎么回事?相信看到这里大家也明白了慈禧到底在想些什么!她不过是想重新找一个更听话的傀儡,大权全部掌握在她手里。只不过,坏人总是有天收的,很快她也死了。
网络配图
这第二道,好像很慈禧生平的做法有点相差甚远:“女人不可以涉足国事,违者严惩不贷”。早知道慈禧自己自从丈夫死后,那可是大事小事都是她说了算。她掌握大权整整48年啊,如果不是她胡作非为,也许清朝不会那么快就灭亡了,清朝人民也不会任人鱼肉。
不知道慈禧太后当时是怎么想的,确定这样打自己的脸没关系?然而当时国家的情况摆在眼前,皇帝才三岁,他啥也不懂,他说的话又有几个人真的会听从?所以她死后隆裕太后还不是模仿慈禧,开始主持朝政。
这第三条,就是:“太监不能专权,以史明鉴,切记”。这个好像也是明智的做法,但是慈禧太后好像就自己打自己的脸。确实历史上太监胡作非为,祸害百姓的事没少做。
但是慈禧太后对当时的大太监李莲英,却深得她的宠爱。虽然明面上没有在朝廷事物上发表言论,但是私底下谁都明白,要想获得太后的青睐就必须先要讨好这位太监。
网络配图
所以这个李莲英不知道收了多少钱和宝物。为了慈禧更加宠幸自己,李莲英也会给慈禧很多稀世珍宝,这一来一回,恶性循环,间接的慈禧太后本人就成了搜刮民脂民膏的大坏人了。百姓怨声载道的,这也是后来清朝灭亡的原因之一!
慈禧太后可能以为自己为后世留下了传世之宝,殊不知,大家恨透了这三条规定了。也就不能怪后来孙殿英去把她的墓给挖了。可谓是罪有应得。
TAG:
热门标签: 蒋介石(3) 申公豹(3) 硬核(1) 斯德哥尔摩(1) 放入冰箱(1)
注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立即处理,举报邮箱:1356571586@qq.com
随机关键词:

资源联系人
-
上一篇
明朝皇妃谋杀太子 为何反受万历皇帝庇护?
明万历四十三年五月初四(1615年5月30日)中午,一名30多岁的男子手持枣木棍,闯入明太子朱常洛居住的慈庆宫,逢人便打,击伤守门官员多人,一直打到殿前的房檐下。一时呼喝声、喊叫声,连成一片。内官韩本用眼疾手快将持棍男子抓获,宫内才平静下来,这就是明朝有名的“梃击案”。 光天化日之下,手持木..
-
上一篇
清朝最耿直太监 竟因光绪无子而劝其让位贤人
一说起封建社会皇宫里的太监,给人的印象一般就是贪婪、狭隘、阴狠,历史上品德高尚心怀天下的太监的确也没几个。但是,清朝却出现了一位思想超前、忧国忧民的小太监,可最后依然难逃直谏犯上被斩的命运。网络配图 寇连才,出生于光绪四年(1878年),祖籍直隶昌平州(现代的北京昌平区)。他从小就聪明能干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