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灭掉此人三族 百年后其子孙夺走司马家族江山
在高平陵之变中,曹爽军师、大司农桓范又是一个关键性人物。当时,他冒死逃离都城洛阳,来到高平陵给曹爽献计,让他挟持魏少帝曹芳到许昌去。结果被曹爽拒绝了。曹爽决定向司马懿投降,交出权力。
桓范恨铁不成钢,怒骂曹爽:“肥奴!曹子丹好人,生卿五六头肉,今桓范随卿灭门也。”
高平陵之变结束后,桓范跟随魏少帝曹芳回到洛阳。到了洛水浮桥北,桓范远远望见了司马懿,下车向他磕头,一言不发。司马懿若无其事地说:“桓大夫何为尔邪!”
司马懿很大量地让桓范官复原职。
就在这时候,洛阳守将到官署自首,称桓范在出城时说司马懿谋反。司马懿大怒,称“诬人以反,於法何应?”
最后,桓范被控以“诬人反情,抵罪反坐”之罪送交廷尉,诛灭三族。
桓范死后,桓氏沦为刑家,隐名埋姓长达百年之久。直到晋明帝司马绍时期,才慢慢崛起。其中,桓范的玄孙桓温,不但是晋明帝司马绍的驸马,还因溯江而上灭掉成汉,以及一伐前秦、二伐羌族姚襄、三伐前燕,战功累累。此后,更是独揽朝政10余年,如日中天。
第三次北伐后,桓温效仿伊尹、霍光,将皇帝司马奕废掉,改立司马昱入朝为帝,是为晋简文帝。
这事在朝廷内外引起巨大争议。连前秦皇帝苻坚都很不以为然。他对大臣说:“温前败灞上,后败枋头,十五年间,再倾国师。六十岁公举动如此,不能思愆免退,以谢百姓,方废君以自悦,将如四海何!谚云‘怒其室而作色于父’者,其桓温之谓乎!”
桓温还想自立为帝,在谢安、王彪等人的坚决反对下,才没有如愿。
373年,桓温病逝。桓温死后,幼子桓玄承袭封爵南郡公。桓玄进入政坛之初,郁郁不得志,20多岁才做到义兴(今江苏宜兴)太守,经常自嘲:“父为九州伯,儿为五湖长!”
不过,是金子总会闪光的。很快,桓玄就在政坛崛起了。他先后消灭殷仲堪和杨佺期,除掉执政的司马道子父子,像父亲桓温那样把持朝权,成为东晋王朝最有权力的人。
权力的欲望是没有顶点的。桓玄不满足于俯首称臣,甚至也不满足于做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楚王。403年,在桓玄的威逼下,晋安帝司马德宗不得不将皇位禅位于他。
当年12月3日,桓玄正式登基为帝,改元“永始”。
当年,司马家族从曹氏家族夺得的江山,在延续了155年国运后,竟然以这种戏剧性的方式,传到了桓氏家族手中。司马懿地下有知的话,该作何感想?
TAG:
热门标签: 地坪漆(1) 讨好型(1) 默多克(1) 隶属(5) 范志毅(5)
注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立即处理,举报邮箱:1356571586@qq.com
随机关键词:

资源联系人
-
上一篇
三国王佐之器荀彧到底有多厉害?和诸葛亮比呢?
荀彧,字文若,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被三国迷们奉为“曹魏十大参赞之一”。曹操曾经夸赞他说:“彧之功业,臣由以济,用披浮云,显光日月。”能得到曹操如此高的评价者,唯有何夔、郭嘉、程昱、贾诩、荀攸、蒋济等寥寥数人而已,可见荀彧是实实在在的“王佐之器”。 其一,少怀大志,不事暗主。 永..
-
上一篇
属于中国神话的四季之神,每一个都刻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冬神——禺疆 北方之神禺疆是古代汉族传说中的海神、风神,瘟神,掌管冬季,也是司冬之神。也作“禺强”、“禺京”,是黄帝之孙。 海神禺疆统治北海,身体象鱼,但是有人的手足,乘坐双头龙; 风神禺疆据说是“玄冥”,是颛顼的大臣,形象为人面鸟身、两耳各悬一条青蛇,脚踏两条青蛇,支配北方。 据说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