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最大悬案费祎遇刺案谜题揭秘,一道诏书说出幕后黑手
公元253年八月,曹魏帝国皇帝曹芳发布了一道诏书,公布了一条六个月前的秘闻。其大意为:曹魏中郎将郭修被蜀汉俘虏后,忠心不变,利用在汉寿举办酒会之际,刺杀了蜀汉大将军费祎,杀身成仁,释生取义。
这段记载出自《三国志·三少帝纪》。说的是三国后期一个著名的悬案——蜀汉大将军费祎遇刺案。关于这个刺客的名字,《三少帝纪》及《张嶷传》中称之为郭修,而《后主传》、《费祎传》则称之为郭循。南北朝裴松之在为《三国志》做注时,又引用了《魏氏春秋》及《志林》中的记载,都叫做郭修。因此,本文以郭修为准。
对于这个案件的来龙去脉,陈寿的《三国志》中的记载并不详细,仅仅在《费祎传》中提到:当时在汉寿举办的岁首大会,费祎喝得烂醉,被在场的郭修将其杀死。
而在《魏氏春秋》中,这个故事的介绍则详细的多:郭修在西北地区威望很高,后被姜维俘虏,但始终没有屈服。后主刘禅任命其为左将军,而郭修表面上答应,却一直在伺机刺杀刘禅。每次只要刘禅出席的公开活动,郭修总是设法靠近刘禅,但每次都被刘禅的卫士阻拦,无法动手。郭修眼看无法行刺刘禅,便将目标锁定在蜀汉的第二号人物、大将军费祎身上,并一击得手,自己也当场被杀。
费祎被杀的真相如何,这个问题在以前多年来引发各种猜测。有人说这是郭修的个人行为;也有人说是曹魏政权精心安排设计;还有人认为这是姜维在幕后操纵,指使郭修刺杀费祎,进而摆脱费祎的牵制,全面掌握蜀汉军权,实现自己的北伐大业。
在此,我谈谈自己的看法。
首先,郭修从被姜维俘虏到被任命为左将军,再行刺,这都需要一定的时间,蜀汉政权也必定会对其忠诚度进行甄别。如果不是肩负使命,郭修大可一死了之,成全自己烈士的英名。因此,也就不太可能临时起意。
其次,郭修的目标原本是后主刘禅而非费祎。杀了刘禅,势必会引起蜀汉内部大乱,除了曹魏,对蜀汉政权中的任何人都没有好处。因此也就排除了姜维幕后策划的可能性。
从这两点分析判断,费祎遇刺案最大的可能性应该是这样:郭修是曹魏政权特意派去诈降蜀汉的,目的就是想利用郭修在西北地区的高知名度,引诱蜀汉对其加以劝降、拉拢。郭修正好利用蜀汉的这种想法,虚以委蛇,接近后主刘禅并伺机刺杀,造成蜀汉政局的混乱。而当这个目标不可能实现时,郭修被迫改变刺杀目标,这才有了轰动一时的费祎遇刺案。
TAG:
热门标签: 北齐公主(1) 猪蹄(1) 电阻(1) 地球亿(1) 双沟(1)
注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立即处理,举报邮箱:1356571586@qq.com
随机关键词:

资源联系人
-
上一篇
琅琊榜2长林二公子萧平旌一夜间成长,担起重任
由海宴编剧,孔笙、李雪合力执导,侯鸿亮担任制片人,黄晓明(特别主演)、刘昊然、佟丽娅(特别主演)、张慧雯等实力演员联袂主演的古装传奇巨制《琅琊榜之风起长林》日前迎来剧情高潮,在上周北京卫视、东方卫视周播剧场播出的内容中,萧平章(黄晓明饰)、濮阳缨(郭京飞饰)、梁帝(刘钧饰)等重要角色相继下线,..
-
上一篇
宋代诗人陈与义是南北宋之交的诗人,陈与义与杜甫有什么不同?
陈与义简介 陈与义,字去非,号简斋,陕西西安人,他的先祖是居住在京兆,后来的曾祖父又搬迁到了洛阳,所以他是河南洛阳人。陈与义出生在宋哲宗元祐年间,在宋高宗绍兴八年的时候去世。陈与义是北宋末期著名的诗人,同时也非常善于填词。他的词虽然在如今保存的并不多,但是都很有鉴赏的价值。 陈与义在北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