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到现在都一直没搞明白中国人常用的3大称谓是什么
现代汉语则承袭了古代汉语典雅、得体的特征。尤其和人打交道,一张嘴就是谦辞、敬语,自然要讲究尊卑长幼。谦称和敬称都涉及对人的称谓,这些语汇有固定的说法。
过去有“家大舍小令外人”的七字诀:
“家”丶“大”,是自称长辈和平辈家人的谦称,如“家父”丶“家母”或“家兄”等等。
“舍”丶“小”,则完全是谦卑的自称,即当着别人称呼比自己辈份小或年龄小的家人,如“舍弟”丶“舍妹”等等。
“令”丶“外”丶“人”:令,美好的意思。凡称呼别人的家人,无论辈份大小,男女老少,都冠以“令”字,以示尊敬,如称别人的父亲为“令尊”丶母亲为“令堂”丶妻子为“令阃(kǔn)”丶哥哥为“令兄”丶妹妹为“令妹”丶儿子为“令郎”丶女儿为“令嫒”等。
成套的外交辞令,似乎很虚伪;但是,作为礼仪之邦的中国人,应该具备这点基本常识,否则,很容易弄巧成拙、贻笑大方。以下是三个很容易用错的称谓,挑拣出来,如果分不太清可以记下。
(一)乃父、乃师——不是他的父亲、他的老师;而是你的。
这个近乎文言文的称谓,经常被现在的文化人揪出来引用。
最常见的是领导讲话、序言后跋之中,大人物要摆摆老资格、说说“想当初”,便以客观公允的语气,联系人家的先生或者祖宗十八代:“某某人,作品如何优秀,风格如何突出,颇有乃师(或者乃父)之风。”本想拉些老人、名家来陪绑,孰料,搬来个驴唇不对马嘴的“称呼”,没做成好人,防到辱没了自家名声。
“乃”,是第二人称代词,“你”的意思;而不是第三人称代词。陆游在《示儿》诗里说:“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乃翁,是“你父亲”,代指诗人自己。看来,把第二人称、第三人称颠倒了,意思就非常滑稽。
(二)夫人——不要这样叫自己的老婆;应该留给别人的太太。
这个称呼遍地流。特别是打领带丶坐席面的场合,那些和老公在一起的女士,常被尊称为“夫人”。这样抬举别人的老婆,当然可以;偏偏有人鹦鹉学舌,向别人介绍自己的老婆,也说:“这是我的夫人。”
《辞海》里明确标注夫这一词条的五种解释:
1,周代称诸侯的妻子;2,古代称帝王的妾;3,命妇的称号;4,妇人的尊称;5,尊称对方的妻子。
可见,称女士为夫人往往是礼多人不怪,在家里,跟自己的老婆叫夫人也无可厚非,但最露怯的是,在正式场合向别人介绍自己的老婆,张口闭口叫“我的夫人”。
古代妇女没资格抛头露面丶登堂入室,男人们便牛哄哄地谦称为“拙荆”丶“贱内”丶“内子”,显然,这种老掉牙的词儿已被扫进了历史的垃圾箱;但在大庭广众之下介绍自己的老婆是“我夫人”,似乎就有点脸皮厚了。
TAG:
热门标签: 谋逆罪(1) 张士诚(1) 裂纹(1) 中暑(1) 30(2)
注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立即处理,举报邮箱:1356571586@qq.com
随机关键词:

资源联系人
-
上一篇
为什么武大郎能娶到潘金莲?从中不难看出1000年前的中国多强大
1000年前的宋朝,武大郎究竟凭什么能娶到潘金莲? 现在我们好像有了答案:按照《水浒》里的描述,发现是武大郎的住宅是一个真正的豪宅: 别看人家武大郎矮矬矮矬、其貌不扬,可人家的住房条件比咱现代的大多数人好多了。 武大家住阳谷县紫石街,临街楼房,至少两层,居住面积该在200平米以上,没听说..
-
上一篇
你知道日本人为什么不过春节吗?其原因一定让你笑掉大牙!
再过几天,中国就过年了。奇怪的是,一直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日本,却不过春节。这是为什么呢?知道原因后,你肯定会哈哈大笑! 汉文化博大精深,一直影响着周边国家。作为邻国,日本很早的时候就开始学习汉文化,引进了中国的各个传统节日及风俗习惯。 汉代以前,日本向中国学习主要采取“请进来”的方式,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