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虽然只是少校,但在他授衔时有个记录堪称空前绝后
历史客栈写过很多开国将帅的系列文章了,但对校级军官还没有涉及,其实在校官当中,也有非常多的传奇人物,今天就来介绍一位开国少校,他在授衔时的一个记录堪称空前绝后,连朱老总也不能比。
这个空前绝后的记录,不是说战功,而是年龄。
大家都知道,在元帅和将军里面,年龄最大的毫无疑问是朱老总,生于1886年,1955年授衔时69岁。另外还有三位生于1892年,分别为刘伯承元帅、张云逸大将、陶峙岳上将,授衔时都是63岁。这也是授衔时仅有的四位超过60岁的开国将帅。
不过,在校级军官中,却有一位比他们的年龄都大,就是蒋维平,河北房山县(今属北京)人。
蒋维平生于清光绪四年,即1878年,到1955年授衔时,已是77岁高龄。而且,1955年还是少校军衔,1960年晋升为中校时,已是82岁高龄,这在世界军史上恐怕也是空前绝后的。
蒋维平从军非常早,1897年就在李鸿章的部队里当兵,请注意,这个时候的十大元帅,有六位尚未出生,十大大将更是有九位没有出生。
后来,蒋维平又先后在袁世凯、段祺瑞的部队中效力,最高做到了团长,在那个乱世也算是有实力的一方诸侯了。但是,蒋维平对这些名利不感兴趣,后来又回到了家乡,开始了行医生涯。
直到1938年3月,因不满于日军对中国人的欺凌,已是60岁高龄的蒋维平,毅然做出了一个决定:带着儿子投奔了八路军,开始了另一番传奇旅程。
在八路军中,蒋维平充分发挥自己多年来的行医经验,带着徒弟们走遍了崇山峻岭,为八路军将士们配置了无数药材,极大地缓解了八路军中药品的紧张。
关于359旅开垦南泥湾的故事,大家肯定很熟悉了,但很少有人知道,蒋维平就是南泥湾最大的功臣,他领导的农场被誉为359旅第一模范农场。
1947年,在石家庄战役中,担任八路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第一分院副院长的蒋维平,又率领医务人员投入了紧张的工作中,战后被评为模范连队。
因他巨大的功劳,建国后的第一次全国战斗英雄、劳动模范代表大会上,蒋维平就是代表之一,受到了毛主席的接见。
1955年授衔时,蒋维平被授予少校军衔,时年77岁,也是我军中年龄最大的授衔者。5年后,蒋维平又被晋升为中校。
蒋维平长期担任各大医院副院长一职,工作非常繁忙,但对每一位求医者,即使他再累,也会尽心尽力地救治。有时患者病重来不了医院,他也会亲自登门,从不收取任何额外的费用。
建国后,蒋维平仍然保持着当年在南泥湾战天斗地的作风,连唯一的一件棉背心,也是当年在南泥湾时亲手做的。家人都劝他换一件新的,他说:“现在生活好了,也不能忘记过去,不能忘本啊!”
不过,只要是对社会、对国家有利的东西,他从来都不吝啬,节省下来的钱都被他买了药品,免费送给贫困地区的病人。
后来,八一电影制片厂还专门拍摄了一部《老英雄蒋维平》,记录他传奇的一生。
1964年7月12日,蒋维平病逝,享年86岁。
TAG:
热门标签: 自驱力(1) 木器漆(1) 奇特(1) WordPress(2) 伤势(1)
注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立即处理,举报邮箱:1356571586@qq.com
随机关键词:

资源联系人
-
上一篇
蜀道之难难於上青天,千年汉砖竟压于玻璃之下
"唐李白的 《蜀道难》:“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於上青天!”自此让世人知晓:蜀道。 广义上的蜀道,包括全国各地通往古代蜀地的道路以及蜀地范围内的道路。千年蜀道,至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是保存至今人类最早的大型交通遗存之一,比古罗马大道的历史更为悠久。有专家指出:古蜀道不仅是..
-
上一篇
三国刘备为兄弟报仇却惨遭陆逊火烧连营?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忍字上面是一把刀刃,可见忍受之难。古代战争中常常由于能够忍之须臾,战场形势就会产生变化,有了克敌制胜之机。唐人宋之问有一句诗:“晨行踏忍草,夜诵得灵花。”忍草是一种草,也是借其意而讲能忍,有忍耐和忍受的工夫才能得奇妙的灵花。魏文帝曹丕(pi 批)黄初二年(公元 221年)七月,刚刚宣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