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日本谈判时遇刺,赔款减少一个亿,回去后慈禧只说7个字
对李鸿章的评价,最中肯的莫过于梁启超的《李鸿章传》。
梁启超认为:李鸿章是一个有才能却没有学识,有阅历却没有血性的人。他并非没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之心,但后来只是缝缝补补,偷安等死。
俗语说,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当时的朝廷,从上到下都是抱着这样的心态,李鸿章只不过是他们中的代表。这个评价,大概也是李鸿章自己所认为的,李鸿章自喻裱糊匠,小风小雨尚可支吾对付,但真相破露,不可收拾,他也无能为力。
李鸿章被诟病最多的,是甲午战争及之后的《马关条约》。
甲午战争惨败,李鸿章几乎一人揽下全部责任。而《马关条约》的签订,是李鸿章亲自到日本做的。换一个人来,也不会有更好的结局。
在条约签订的过程中,还有一段小插曲——那就是李鸿章遇刺案。
民间有一个说法:李鸿章挨了一枪,给大清省一亿两。说的就是这个案子。
1895年春天,李鸿章赶赴马关,与日方谈判。他受到了最高规格的礼遇,谈判仪式也是非常庄重。
谈判开始后,日方全权大臣伊藤博文开出了极其苛刻的停战条件:
由日军占领大沽、天津、山海关;津榆铁路交给日本管理;停战期日军军费由清政府承担;清政府赔偿日本3亿两白银,等等。
李鸿章发电请示清政府后,表示拒绝,要求重新谈判。按照规定,谈判将在次日继续。李鸿章怀着不安的心情,乘轿返回驿馆。
在返回的过程中,发生了意外。
就在李鸿章快到驿馆的时候,一名日本男人从看热闹的人群中冲了出来,推开轿夫,用手枪对着轿中一通乱射。现场陷入混乱,十分危险。随后,凶犯趁乱逃跑。
李鸿章被抬出来时,浑身是血。子弹打中了脸,伤口在左眼下方三公分处,没有伤到眼睛。李鸿章昏迷了半天才醒了过来,他非常镇定,看着血迹斑斑的衣服,说了一句:此血,可以报国矣。
在场的人无不动容。
李鸿章遇刺的消息,很快传了出去,惊动了日本天皇。伊藤博文恼羞成怒,派出大量警力捕捉凶手。
凶手很快落网,是一个叫小山丰太郎的激进分子,因为不希望中日议和,遂出手行刺李鸿章。
然而,行刺的结果却与初衷背道而驰。按照当时的国际法,日本应当赔偿中国。这让伊藤博文很沮丧,表示这次事件比兵败还要让人难堪,毕竟失败了还能打回去。
李鸿章伤势并不严重,子弹不大,而且被眼镜挡了一下。治疗十几天后,伤口得到愈合。
但由于他年事已高,不宜手术,这颗子弹就没能取出来,留在了他的身体里。
最终,因为这次遇刺,日方把赔款从三亿两减到了两亿两,并放弃了辽东半岛。所以便有了“李鸿章挨了一枪,给大清省一亿两”的说法。
李鸿章在夹缝中,为中国争取了尽量多的利益。然而,当他拿着染满鲜血的黄马褂呈给慈禧太后时,慈禧只是一笑,说道:难为你了,还留着。
这正应了李鸿章在德国对铁血首相俾斯麦说的那句话:与妇人孺子共事,亦不得已耳。
TAG:
热门标签: 接吻(7) 必要条件(1) 浓度(3) 火炬(1) 铁木真(1)
注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立即处理,举报邮箱:1356571586@qq.com
随机关键词:

资源联系人
-
上一篇
伯益让国你知道吗?功劳比大禹还高,却...
一提尧舜禹,大家都会想起禅让(shàn ràng)。 禅让这个词很有意思,是的,她是我国最早、最自然,也是最公允的民主选举方式。没有父业子承、王位世袭这一说,谁的威望高、谁的能力强,谁就当,与现代社会的公选吻合,能者上。时空穿越了几千年,居然又神奇的回到了先祖的最早期,尧舜禹之间的禅让都是异..
-
上一篇
先秦的诸子百家为什么一直到晚清还在发展,原来是这样
诸子学主要指活跃在先秦时期的道家、法家、墨家、阴阳家、农家、兵家等九流十家。汉武帝既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后世学者出于对儒家正统地位的维护,长期视诸子学为异端。除部分内容被儒家吸收利用外,诸子学整体则逐渐走向了式微。明末清初汉族士大夫怀有亡国之恨,为了批判空疏学风而倡导实学,主张经世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