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为万历朝鲜战争付出了多大代价?应该从哪两方面分析?
这个问题可以从兵力折损和财政消耗两个方面来分析。《明史》对这场战争的评价也是由此着手:「自关白(丰臣秀吉)侵东国,前后七载,丧师数十万,糜饷数百万。」
但《明史》的说法并不准确,明廷在「朝鲜之役」中投入兵力虽巨,到战争末期(公元 1598 年),明军在朝鲜的总兵力已达 12 万人左右(陆军、水军合计),却也远远达不到可以「丧师数十万」的规模。
明军在朝鲜的兵力折损到底有多少呢?
造成明军伤亡较多的战役,总体上共分三次。
最惨烈的一次是「泗川之战」,明军将领董一元率部 2 万多人进攻泗川,被日军守将岛津义弘以万余人击溃,折损兵力约 7 千余人。
第二为「第一次蔚山之战」,明军将领麻贵率部 4 万 4 千人进攻蔚山,被日军守将加藤清正以 2 万多人击溃,伤亡 4 千余人。
第三为「南原之战」,日军主帅宇喜多秀家率兵 4 万人围攻南原城,明军杨元部 3 千人几乎被全歼,仅逃出 2 百人。
算上其余战役中零零星星的损失,明军在朝鲜的总伤亡数约有 2 万人左右。这个数字虽然不小,却远不及《明史》批判的程度,也尚不至于对明朝的边军实力造成致命损害。
真正让明廷产生「割肉之痛」的,还是「朝鲜之役」所耗费的国家财政。
前后七年间,明廷在「朝鲜之役」共投入饷银 500 多万两、物资(主要指粮食)200 多万两——合计约 800 多万两。仅次于旷日持久且最终导致明朝灭亡的「明金战争」,是明朝历史上支出第二多的战争。
不过,以万历初期的储备,倒也不是完全无法承担「朝鲜之役」的花销。
在明神宗朱翊钧继位之初,明廷的内外府库还非常充盈。当时,太仓共有历代存银 600 多万两,太仆寺库房多年来也积存了 1000 余万两。再加上张居正执政的十年间,财政收入有所增加,使得太仓存银又增添 300 多万两。
然而,「朝鲜之役」并不是在朝廷上下节衣缩食的基础上开打的,打仗之外的开支同样浩繁,虚耗财政的速度未必亚于战争。而单就战争开销而言,它也只是「万历三大征」之一。在与之相近的时期,还爆发了「宁夏之役」「播州之役」两场战争。
其中,最早发生的「宁夏之役」花销最少,也最不让明廷吃力,饷银耗费不到 200 万两。
但等到「朝鲜之役」发生时,国库已明显吃紧。尤其是到「朝鲜之役」的最终阶段(公元 1598 年),太仓一空如洗,仅老库还有存银 200 万两。太仆寺积存的上千万库银也被大量挪用,仅余 300 多万两。
至「播州之役」结束时(公元 1600 年),朝廷又花费饷银及善后款共 300 多万两,先前的积蓄已基本耗尽。
对于明帝国,最要命的问题在于:它还未来得及走出「三大征」之后的财政危机,与后金之间的关键性战役「萨尔浒战役」就开始了。
在「萨尔浒战役」开始前,明廷因府库空虚,已经不得不用临时增税的办法筹集饷银。即便如此,饷银依旧捉襟见肘。由于粮饷不足,经略杨镐一再催促进兵,导致有些部队甚至没能及时赶赴辽东。明军对外号称有大军 47 万,实际上只集结了官兵 8 万 8 千余人。
不过,即使没有「朝鲜之役」的影响,明朝也未必就能打赢「明金战争」。由于行政效率低下,它在「明金战争」中的开支每年均在 200 多万两以上,高峰时一年就花掉 700 多万两。二十多年间,明廷的战争总开销高达 6000 多万两白银,数倍于先前积蓄的 2000 万两,更不要说「朝鲜之役」消耗的 800 万两。
TAG:
热门标签: 向量(2) html5(1) 麴文泰(1) 爱一个人是什么样子的表现(1) 五大联赛(1)
注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立即处理,举报邮箱:1356571586@qq.com
随机关键词:

资源联系人
-
上一篇
皇帝吃饭是什么感觉?说出来可能吓到你!
皇帝贵为人间天子,穿的是龙袍,住的是金鸾宝殿。行,以辇代步;食,自然也不同寻常。皇帝吃饭,是不是也如普通人家那般,一家老小围坐一桌?吃的是不是山珍海味,满汉全席? 在魏晋时期,曾有用人的乳汁做菜的传说,之后皇帝的御膳中是不是也这样呢? 皇帝怎么吃饭,各个朝代有各自的吃法。饭菜的丰盛程度和搭..
-
上一篇
你知道元宵节是怎么由来的吗?你知道我们为什么要闹元宵吗?
农历正月十五夜,是我国民间传统的庆典元宵节,俗称又叫“灯节”。旧习元宵之夜,城里乡间,到处张灯结彩,观花灯,猜灯谜,盛况空前。届时,不论皇室贵戚,平民百姓,深闺淑女,均可破常规,顺习俗。制灯玩赏,出游嬉闹。 元宵节猜灯谜 唐诗人崔液作诗道:“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谁家见月能闲坐,..